(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172年,看到这个数字,你会想到什么?对于现代人来说,它仅仅就是一个普通的数字。然而,对很多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而言,这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年,金朝宗室里文学艺术修养最高的一位词人诞生了,他就是完颜璹。

完颜璹(shú),本名寿孙,是金世宗完颜乌禄的孙子。在多数南宋老百姓的眼中,他不过就是一位普通的异族王爷罢了。但实际上,这位王爷不仅身份尊贵,而且博学多才,喜欢藏书,文学修养极高。他一生留下了很多诗文,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可是,与南宋词坛那些名垂青史的文人大家相比,这位少数民族词人毕竟太冷门了,连名字都没多少人会读。尽管如此,他的一首词作《朝中措》却流传千古,备受世人推崇。那么,这首词作究竟好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赏析赏析。全词如下:

朝中措 完颜璹(shú)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位宗室王爷,完颜璹本来可以不用操太多心,就能够平安一生。可是,或许因为书看得多了,古往今来那些历史人物的兴衰成败、那些王朝年代的更迭交替深深震撼了他,让他没有成为一个富贵王爷,反而整日为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焦灼悲苦。

这首《朝中措》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显而易见,此词是一首抚今追昔的怀古之作,在古典诗词中是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类作品。但是,与其他同类题材的词作相比,这首词没有拘泥于一时一地一物,而是跳跃多变,纵横千里,谈古论今,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词人忧念国事,内心早已澎湃激荡。可是,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他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通过化用多个典故的笔法,十分委婉地把自己内心的担忧表达了出来。所以,整首词意境深远,词义深刻,笔调婉转,十分耐人寻味,堪称近代词史上一首难得的上乘之作。

词作上片首句“襄阳古道灞陵桥”从“襄阳古道”、“灞陵桥”写起,跨越千里,气势宏大,一开篇就震撼人心。“灞陵桥”,一个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字眼。它在长安城东,是人们送客必经之地。因此,在古典诗词中,当它出现的时候,多数都是在抒发离愁别绪。

但很显然,词人在这里并不是在说送别亲人朋友,而是以灞桥和襄阳古道为引子,缅怀历史上那些英雄人物。因为在这两个地方,不仅上演过各种各样的离别,而且也发生过无数激烈的战斗。在这些著名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想到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词人对现实中金朝国势衰落,却没有人能够像那些历史人物一样,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自己作为一个文人,也更是无能为力。一时间,心中的感慨与悲愤难以抑制,化成一句“诗兴与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人的“诗兴”是什么呢?“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这2句化用了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对于读者来说,虽然这二句是“伪原创”,但却并无违和之感。因为隐藏在这些词作背后的,是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深深担忧。

很多时候,一首真正的好诗词,并不需要你过多地关注外表形式,也不需要你刻意地雕饰用典、锤炼字词、讲究文法等等,只需要将自己的一颗真心写入字里行间,就足以了。即所谓“肆口而出,随心而写”。一首诗词写得再好,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如同一束塑料花。

词作下片紧承前文,仍然用地名开始。“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诗人笔调跨越,气势不减,分别从“玉塞、陇首、江皋”三个地方描写了三个不同地域的秋色。然而,这些不同地域的秋色都带着一种共同的情调:清冷、孤寂、凄凉、悲伤。

同时,如果对词人一生的经历稍有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三句其实也婉转地表露出了词人中年以后的窘迫生活。作为一位王爷,词人才华不凡,博览群书,本可以在国家大事上一展宏图。可是,由于宗室内部激烈的斗争以及朝政的日益腐败,到了词人中晚年,家族势力衰落,境况早已大不如前了。

此时的词人,面对国家难以挽回的颓势,不仅忧心忡忡,更是感到无可奈何而又极度愤懑不平。于是,词人在最后悲叹道“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这二句分别化用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及刘禹锡的《石头城》,表达了自己对燕京昔日繁华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如今国事的无比担忧。

朝代的兴衰更替,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骚客们时常引用的一个话题。因为在国家的兴盛衰替中,还暗藏着人事的更迭。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昨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落,词人心中的悲愤与忧虑,真是达到了极点,可是最后却又轻轻落下。此中深意,谁能理解呢?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