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文明的进步,判定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根本,从当初的军事竞赛变成如今的科技比拼。可以说,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科技的研发是重中之重。万幸的是,新中国自建立以来,在科技的发展道路上虽然困难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还是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蓬勃发展。在这里,离不开的是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克服万难的爱国精神。当今的高科技领域,半导体的地位愈发重要,各大主流机器设备和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半导体的协助。

而我国的半导体行业,之前是比较落后的,相较于美国和欧美各大发达国家,我们的半导体研发落后他们将近10年之久。如今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能够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离不开一名著名的半导体研究专家——李爱珍。

李爱珍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巨大影响

李爱珍,祖籍为福建石狮,父母早年外出留学成为海外华侨,因此在出生后,李爱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李爱珍父母带着李爱珍回到了国内继续求学,1954年,李爱珍被复旦大学化学系录取,与材料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四年后,李爱珍从复旦大学毕业,被派往上海冶金所,从事相关的专业研究。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各项科学技术行业发展严重停滞,高新技术几乎全部被国外垄断,为了让中国早日迎头赶上,李爱珍在稀土金属和稀有金属化学领域进行刻苦钻研。

在随后的几年,李爱珍多次以学者的身份被派往国外学习先进技术,这也让李爱珍受益匪浅,感触良多。80年代,李爱珍创建了自己的实验室,研究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系列,面对西方的重重封锁,李爱珍硬是凭借自己和伙伴们的研发,搞出了一系列本土化的设备。

尤其是在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一方面,美国人比中国早二十多年就提出了猜想,但李爱珍和她的团队,不仅没有被限制,还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一举超过国外的研发团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上,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她的实验室里走出了几十名中国现有的半导体研究专家。自从事半导体研究以来,李爱珍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四次,国家发明专利21项,国际发明银奖一次,发表论文200多篇,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李爱珍四次申请院士之旅,接连碰壁

按理说这样一位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应该是有资格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可是李爱珍申请了4次却全部落选。李爱珍并不是追名逐利的野心家,从她默默研发、从不张扬就可以看出,怀着一颗爱国心的她只想单纯地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李爱珍也想被认可,能够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无疑肯定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付出。从1999年开始,李爱珍第一次申请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拒绝到2005年李爱珍第四次申请院士被拒绝,先后历时7年,四次参选全部失败。

71岁的李爱珍就此放弃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日后再次选中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无心插柳柳成荫,2007年,73岁的李爱珍参选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没想到一举被选中,成为了一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消息一出,国内民众哗然一片。

一位为我国半导体行业奉献毕生精力的人没有被我国科学院肯定,却被国外的科学院肯定,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讥诮。面对舆论的扩大发酵,李爱珍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很感谢那些为自己写申请信的民众和院士们,觉得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李爱珍的参选院士失败并不是因为她的能力不够,这也跟我国院士相关的评选规定有关,李爱珍最初开始参选时,年龄已经63岁,因为年龄问题,评委会没有考虑,这也是导致李爱珍多次参选失败的主要原因。

结语:

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充分说明了李爱珍的研究贡献之巨大,毕竟美国的外籍院士评选是异常严苛的。如此已经双鬓斑白的李老依然在半导体行业默默贡献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对李老多一点祝福,少一点争论。有这样的国之栋梁,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