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楼市最“奇怪”的市场表现要数这两个:

1、 房价上涨,房租却下跌。

2、 新房价格上涨居多,二手房价格下跌居多。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个现象确实挺奇怪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两个现象并非同时出现。

上半年先有第一个现象,下半年才有的第二个现象。也就是说,租赁市场表现不佳、租金下跌一段时间后,才有的二手房市场表现不佳,价格下跌。

而新房市场却始终是上涨为主,似乎与租房、二手房市场毫无关联。

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分析第一个现象:房价上涨,房租下降

房租与房价首先当然是有直接关联的。有个词叫“房价租金比”,意思是通过租金水平来判断这套房屋的回报率水平。那么显然,房价上涨、租金的同步上涨才是合理的,否则买房就是“亏的”。

但恰恰相反,房租没涨还跌了,房价却依然涨。是谁偏离了合理?

其次,租房群体是“短期内潜在买房群体”,而人口增长是“长期潜在买房群体”,这两点也是业内认可的。这是由于据统计,青年群体平均毕业4年后买入第一套房,也就是说从“租房群体”变成“买房群体”平均下来也就是4年时间。现在的租房群体,就是不远将来的买房主力。

奇怪的点正是在这里。房租不像房价,房租单纯受市场供需水平的影响,受租客租金承受能力的影响。

租金下滑,揭示两个可能性:

1、市场租赁房源变多,而需求未增,因此房东们主动调低租金;

2、租客租金承受能力下滑,因此房东们被动调低租金。

这两个可能性,前者极有可能是二手房不好卖转而纷纷寻求“出租”,这进一步佐证二手房市场现状不佳这个现象。

后者则显示“未来潜在买房群体”支出能力不足,这个实际更可怕。连租金都成为负担,谈何买房?那么,现在市场上这么多的二手房、租赁房源,没有“接盘侠”,未来卖给谁呢?

再分析第二个现象:新房上涨,二手房下跌

新房价格上涨,说明市场购买需求旺盛,表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带动价格的上升。

二手房价格下跌,说明市场购买需求减弱,供大于求,于是价格下滑。

一对比之下,奇怪之处就显现了。市场,究竟是“缺房”呢还是“房子太多”呢?如果是缺房,二手房怎么会下跌?如果是房子太多,新房怎么会价格上涨?

现象很奇怪,原因很简单。购房新房的人群是“进场”的一拨人,降价抛售二手房的是“离场”的一拨人。楼市就像围城一般,一拨人还想进去买房“赚钱”,一拨人“割肉”卖房离场。两拨人可能互相说“XX”。

当然,也不乏有人抛售二手房是为了购买新房,因为“打新”依然看起来有利可图。但问题是,就像眼前的二手房得依靠降价抛售才可能卖掉,现在打到的新房未来是否有可能也面临这个局面呢?毕竟市场一直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整个现象的背后,真正在起作用的恐怕还是“心中的执念”。比如不管怎么调控,始终相信买房是正确的。比如我知道市场分化、有涨有跌,但我有能力选到会涨的那一类。比如大不了多持有几年,房价总体来看依然是上升为主的,等就是了。

但我们别忘了这样一种可能:一个人、少部分人坚持买房也许是正确的,但如果过去每个尝到买房甜头的人,都认为买房是正确的呢?

这会带来的结果是:市场雪球式地越滚越大,新房价格持续变高,但变现端的二手房市场却大量积压、难以去化,价格“雪崩”。

再回过头看,以上两种现象其实有个专有名词,叫“泡沫”。没错,房价与租金脱离、新房与二手房价格脱离,这就是泡沫。不合理的存在,就是泡沫。

那么,假设泡沫继续变大,会怎样呢?

银保监会主席15字“忠告”

如果仔细分辨的话,你们会发现,唱涨楼市的专家大都是“个人”,喊着慎重买房的都是“组织”。哪个为你好,也许从这点能看出来。

去年,在第11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银保监郭树清主席给出15字忠告“过度依赖房地产终要付出沉重代价。”

什么是过度依赖?不太好展开讲,但有一点可以说明。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挤出,从18年开始大于拉动,这才是调控的出发点所在。一个“弊开始大于利”的行业,怎可能继续“听之任之”?沉重代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对于个体买房人,郭树清主席进一步表示,如果买房是用于投资或投机,不是出租,那就是一堆闲置的钢筋混凝土。最终会发现,其实都相当的不划算。

长的不说,就拿近期来看。大多数城市房价虽然依旧维持小幅稳定增长,但这点涨幅很难对抗每年5-6%的贷款利息,加上多地相继出台四年、五年限售,抑或增值税免征额度上升,房屋持有成本大幅升高,真的很难保证未来出手是划算的。更何况,还不一定卖得掉。

最后总结:不要单纯只看房价的增长,这只是楼市的“其中一面”而已。楼市的“另一面”,当房租与房价开始背离,当二手房与新房价格出现背离,这说明市场已经存在不小的“潜在风险”。聪明的人,风控第一位,获利才是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