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91岁的林风眠应该是中国绘画界真正的大师之一。1918年,他赴法留学,两年后入读法国迪戎国立美术学院,后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1925年冬,他学成回国,此后数十年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代表作也数不胜数。

在绘画上,林风眠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极力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其画注重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统一。然而,他更令人敬重的地方是对自我的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

1926年,26岁的林风眠被聘为国立北京艺术校长,那时常有学生因公开反对军阀而被开除学籍,林风眠到任后却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重新决定去留。其时,齐白石的画在北京画坛上并无多高地位,一些学院派画家常常嘲笑他的野路子,科班出身的林风眠却不顾校内大多数中国画教员的反对,坚决聘请齐白石到校授课。齐白石曾经回忆说:这样恳切的心意,使我不好意思再推辞了。

此外,他还聘请冰心、郁达夫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作家来校教文学。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残酷。就在林风眠一心想将北京艺专办成第一流的学府时,国内的现实却使他很无奈。1926年,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次年,革命家李大钊被军阀杀害;不久,和他一同留法的挚友君锐在广州被杀害;他组织学生画模特、去野外写生,却被教育当局看作是“有伤风化”。一气之下,林风眠选择了辞职。

1928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创办国立杭州艺术学院(后改名为国立杭州艺专),并出任院长。他承继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理念,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短短几年,就将国立杭州艺专办得誉满天下。然而,不幸的事接踵而至。1937年日本大举进攻华北,全国大片领土失陷,林风眠只好带领全校200多名师生流亡。

编辑

一路上风一程雨一程,走了好几个月,他们才到达目的地—湖南沅陵。教育部下令将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并任命林风眠为校务主任委员。只是这两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形同水火,南北学生互不服气,闹到极处,甚至大打出手。1938年4月,身心俱疲的林风眠再次挂冠而去,辗转到嘉陵江边找到一间废弃的仓库,从早到晚不停画画,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1949年,此时的国立杭州艺专已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林风眠出任教授。但后来,正当他为自己获得的安静环境而欢呼时,一句“文艺复兴滚出去”,让他的心凉了大半。他中西融合的画法被视为“洋奴思想”,他画的花草被人看作“小资情调”。走廊上,学生见了他,不是热情地打招呼,而是将身子贴在墙边,避开他。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便托病辞职,回到上海,埋头作画,不再出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

作为一个杰出画家,林风眠本来完全可以享尽世间的“繁华”,事实上,他也曾数次得到过这样的“繁华”。由于他不愿放弃自己对教育、对艺术的执着,不愿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因此活得磕磕碰碰。然而,正是在这种人与外界的“对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画家的伟岸、一个文人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