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 “误区”。这些问题与每一位英语教育者息息相关,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并在未来的课堂内外去避免。

中小学外语教育的政策问题

政策是由政府决定的,当然也有专家参与。但外语政策也是根据国内、国际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确定的,是和当下的英语教学有密切的实际联系的。

社会在发展,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有变化因此,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要保障提供人才资源需求。如果课程太陈旧,习题常年不变,对学生要求要求过高或过低,就达不到当今社会对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需求。

课改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进行的,素质教育之初是外语教育引起的。许多人认为我国的外语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外语的交际能力,这是错误的。虽然很多英语教师非常敬业,但毕竟没有母语的学习环境,因此汉语在中国可以培养出交际能力来,但是英语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际能力是在语言能力基础上的更高的能力,它包涵四种能力和要素:一是语法能力;第二是语篇能力,即能够分析,能根据上下文看懂很长、连贯的对话或文章;第三是社会语言学能力,即会应用;第四是很好的学习策略,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只靠老师教。而上述所说交际能力的这四个要素,目前在中国是达不到的。

关于教学思路

目前国际上的英语教学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英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语言国家。

第二种是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英语被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或作为工作语言在这些国家使用。因此,他们的英语语言教学属于二语教学。对于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可以习得(有自然的语言环境)。

中国属于第三种,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在正规教学中开设,学生主要通过教师授课等正规途径来学习、掌握这种语言。

在中国这种国情背景和文化下,学生没有机会浸入到英语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没有用英语进行生存、生活和受教育的必要,不必把它当作必需的语言工具来使用,因此二语习得假说在中国不适用。

但目前,中国大部分英语教材,尤其是小学英语教材,都是以二语习得甚至是母语习得理念编写的教材,教师们大多采用的是习得为主的教学法。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英语教学效果不佳,费时较多却收效甚微的关键原因之一。

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心是什么

有人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以操练为主,课堂上教师要少讲。老师多让学生做 presentation,多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但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很大,不像高等教育,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外语教学既然是以输入为主,那么教师的作用极大,因此,课堂教学怎么进行,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现在的外语教师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平均水平不高,二是数量缺,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甚至有一部分转岗的。其实我国不是没有英语教师,而是很多新毕业的英语教师上不了岗。

对学生要 “抓两头、带中间”?

众所周之,目前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矛盾就是学生 “两极分化” 严重。如果不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会致使很多学生在 “起跑线上” 就放弃了英语学习。

一个班级基本上是由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少数成绩较差的学生和大多数成绩一般的 “中间地带” 学生组成的。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把 “两头”——少数好学生和少数差学生抓住,中等学生就会被带动进步。

恰恰相反,我认为只有抓住中间地带的学生,把他们的成绩提高上来,才能促动好学生更好,差生也积极要求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海” 战术

许多教师认为,大量做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其实这个观点是有误的。

适当做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帮助他们熟悉考试流程,掌握考试的应对策略。但是大量做题,使学生陷入 “题海” ,只能使学生疲于应付,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海量做题不可能真正提高英语成绩,一般在中考和高考之前一个月,做做模拟题就可以了,其它阶段还是要复习以 “双基” 为主,知识梳理和技能的训练是必要的,然后上升到运用能力,要分阶段复习。题目很重要,但反思总结更重要!

来源 |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作者 | 包天仁教授。转载自:明师俱乐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