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饿了么再度“疯魔”,宣布扩大百亿补贴规模,覆盖城市从24城增至124城,品类也由餐饮拓展到全生活服务。

直观点说,如果你是新用户,一套优惠组合拳打下来,补贴甚至能超过订单本身,要不是有最低消费门槛,你连1分钱都不用出。

没错,是羊毛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美团背靠腾讯,切断支付宝连接向阿里宣战,如今马小弟饿了么气势汹汹,重演烧钱乱斗。可见,关乎本地生活的下半场团战终于正式开杀!

饿了么“完全体”成型,进军本地生活

上半年,由于疫情爆发,外卖市场逆势起飞。作为最大受益者,美团营收增长、市值狂飙,从微博里的岁月静好就能看出,王兴难得地享受了一段悠闲日子。

不过,暴风雨前总是风平浪静,随着双11号角响起,快乐时光恐怕得说拜拜。

前几天,饿了么突然宣布“百亿补贴”将再扩大。科技君眉头一皱,感觉事情并不简单,这可是自8月推出以来第3次升级,太不寻常。

此前饿了么曾表示,旗下业务系统已100%迁至阿里云,看来是“完全体”进化成型,迫不及待要秀肌肉。

也是,正儿八经靠上大树,行事做派自然跟之前与有所不同。

拿百亿补贴来说,一改传统广撒红包玩法,转向重点区域和人群进行精细化运营,优惠金额还能精准匹配,根据不同用户上下浮动,提高补贴效率又为商家省钱。

并且,福利不仅限于外卖,几乎涵盖本地生活各个领域,商超、美发、洗衣、KTV等。

显而易见,这波操作是饿了么想争夺外卖厂子,也是阿里进攻本地生活的冲锋号。

砸钱是真砸,但效果不好说

活动启动之初,确实是大型真香现场。

不少用户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晒出订单,光百亿补贴一项减免高达10~20元,实付不到10元就结结实实吃顿大餐,以至于有人感叹“饿了么简直毁了我的经济学常识”。

然而,优惠太猛的弊端就是,当人们发现自己无毛可薅,或者薅得不够多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然后报复性“离羊而去”。

比如,同一家店自己跟其他人补贴金额不一致,或享受过一两次高补贴后金额下降。

后者很好理解,而前者科技君也提到过,原理是不再执行“广撒网”逻辑。

如此一来,受到“差别对待”的用户很可能出现两极化:被重点运营的人对平台好感度倍增,粘性增加;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被大数据“杀熟”,投向美团外卖怀抱。

阿里现在使劲,可能为时稍晚

其实不难看出,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谁也扳不倒谁,双寡头局面将长期存在,以双方的体量,注定会是场持久消耗战。

依靠补贴挽回外卖和生活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很难实现。毕竟大家都经历过早起烧钱乱斗,这点道理不可能不懂。

因此,科技君认为此举更像是防守动作,未必指望靠百亿补贴翻盘,只是不想市场份额被黄袋鼠持续挤压。

说到底,饿了么的战略困局,就是阿里跟美团围绕本地生活的竞争,可惜的是马老大还处于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兴一开始以餐饮团购发家,之后顺理成章进入外卖、生鲜领域,再从“吃”切入本地生活服务。

加上电影购票、支付、跑腿代购、单车与打车、旅行等诸多生活不可或缺的业务,与大众点评进一步互补,形成“本地生活上美团”的战略闭环。

反观阿里,一直喜欢独立品牌运作。飞猪、盒马、饿了么、口碑虽然都属于本地生活范畴,但过于分散,难以在用户心中得到统一。

再说,两家对外卖和本地生活的野心也不同。

马云想要的生意中介平台,并不必须是这一领域,这块市场对阿里而言固然“重要”,但若实在拿不下,就维持原状吧,毕竟饿了么和口碑仅占总营收的6%左右。

王兴可不这样想,外卖失则本地生活失,本地生活失则美团亡,是“生死攸关”的事。

由此可见,双方决胜意志,不可同日而语。阿里入局更晚、相关经验更稀缺,不能迅速带动饿了么占领市场制高点,在情理之中。

2018年,阿里曾指望饿了么用30亿打赢夏季战役,但远远低估了本地生活业务的难度。

由于补贴力度不够,没能在早期彻底压制住美团。如今王兴已经站稳,现在下狠手或许为时稍晚。

总之,本地生活领域的下半场厮杀已经开始,不管百亿补贴能否达到大佬想要的效果,反正咱们消费者能享受到真金白银的优惠,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