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可爱,桃之夭夭。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女儿预约去接种水痘疫苗,我提前半小时接她放学。

因为提前离园她没有在幼儿园吃晚餐,接种完疫苗后回家正好路过幼儿园,她执意要进去吃晚餐。

这个时间,家长们都已经来到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待接孩子,女儿站在门口,一边哭一边对门卫爷爷说:“爷爷,我要进去吃饭”。

大家都哈哈哈笑了起来。

门卫爷爷笑着说:“小朋友们都已经吃完饭,洗完碗了,马上要放学了”。

女儿一听哭的更凶了。

我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问她:“你想吃什么,回家妈妈给你做好不好”?

她说:“不好,就要吃幼儿园的饭”。

我说:“可是现在已经过了吃饭时间了,小朋友们都吃完了”。

她说:“那我不是每天都在幼儿园吃饭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在幼儿园吃饭

周围的家长们开始窃窃私语的说:“这个孩子这么爱吃幼儿园的饭,说明饭菜还不错吧”。

不不不,这并不能说明饭菜质量,而是说明孩子在多变的环境里寻找“固定的”、“熟悉的”一种安全感。

女儿每天上幼儿园,在规定的时间吃饭、睡觉,规定的地点学习、做游戏,这逐渐形成了规律,她认为晚饭就应该在幼儿园吃,而且这种认知不能被改变,一旦改变她就会不适应,觉得“不能接受”,从而大哭大闹。

孩子大哭

在孩子的意识里,熟悉感、认同感、安全感是不允许被打破的。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都是如此,一旦自己可以“掌控”的事,绝不让其他人“代劳”。

就比如:马桶盖必须要自己盖,妈妈帮忙盖了就要重新盖;电梯一定要自己按,否则就会不愿意;被子一定要自己叠,否则绝不下床。诸如此类很多。

这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孩子所熟悉的、能够掌控的事件被打破了,一时不适应、不安的一种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孩按电梯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孩子所能够掌控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小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家长不应该“包办”孩子的生活,应该多带领孩子感知世界,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世界。你为孩子安顿好一切,不如孩子亲自体会、感知来的更为真切,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慢慢长大。

首先,家长要用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允许孩子去做自己能够完成的事,这是对孩子的认同和肯定,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基础。孩子在完成这些小事的时候,内心会产生满足感,成就感。

孩子自己穿衣服系扣子

其次,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喝水、吃饭、洗袜子、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孩子擦地

最后,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孩子。比如:孩子穿衣服有可能会穿反,这个时候不要急于责怪孩子,而是需要耐心的告诉孩子怎么识别衣服正反,并在下一次孩子穿对时,表扬他的进步,给予孩子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孩子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