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100,走了16年。

2020年10月14日,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梁毅带领数十位医务人员,欢送患者高军出院。

高军是中山市人民医院第100位心脏移植患者,也是救治难度最高的一位。从住院到出院,高军经历了近半年时间。

“基本上心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他都发生了。”梁毅主任告诉“医学界”,“我们倾全院之力,动员了十几个专业学科、100多位医务人员,通力抢救他,最终还是把他救回来了。”

高军出院这天,一位对中山市人民医院具有特殊意义的患者前来复查,这位名叫李锵帆的患者是该院的第1例心脏移植患者,做心脏移植手术时才30多岁,现在已经50余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照片由医院提供

从1到100

从1到100,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用了16年。

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的“173所器官移植医疗机构名单”中,具有心脏移植资质的医院只有50多家,中山市人民医院是其中一家,除了心脏移植外,中山市人民医院还开展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是国内拿到器官移植资质最多的地级市医院。

器官移植是中山市人民医院的优势学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院就开展了肾脏移植,但直到2004年才开展第一例心脏移植。

身为中山市第一例心脏移植患者,除了一直坚持服用抗排斥药品外,16年来,李锵帆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2004年,李锵帆因心肌病导致心衰,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他,医院从北京安贞医院请来了专家,为他实施了心脏移植,也开启了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心脏移植时代。

“前几例心脏移植都是请安贞医院的专家来做的,他们帮我们起了步。”梁毅主任说,“心脏移植手术不是一个人行就行,要整个团队行才行,移植手术只是完成心脏移植整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还有术前供体维护、术后监护室支持,能够开展心脏移植,也反映了一个医院整体技术水平。”

历史性的握手,左一(第100例患者),中间(第1例患者),右一(梁毅主任)/照片由医院提供

梁毅主任所强调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第100例心脏移植患者身上,尤为体现。4月24日,高军因心梗入院,放置了支架后,他的心脏并未恢复活力,医疗团队又为他开展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 ,药物治疗了一个多月,但他的心脏收缩能力还是很差。“最后一个办法,只能做心脏移植了。”

心脏移植的前提是有供体,医院一边积极寻找供体,一边为高军上了ECMO (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 ,为等待供体换取时间。用ECMO维持了一周后,终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找到了一个匹配的供体。但由于此前高军经过一个多月抢救,基础功能已经很差。“为他换了心脏后,他的肾功能、肺功能也都不太好,还有感染,有消化道出血等很多麻烦的问题,是我们这100例心脏移植患者中最困难的一个了。”

根据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统计数据,该院100例心脏移植手术,存活率达70%。“就是说70%的心脏移植患者到现在都还健康的活着,”梁毅主任说,“这个手术量,这样的存活率,在国内心脏移植领域算是第一梯队吧。”

中国2010年才建立起心脏移植注册系统,该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内共6家单位 (阜外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复旦中山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福建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移植总量超过100例,当时中山市人民以59例位居第七位。

从起步到59例,中山医院用了12年,从59例到100例,只用了4年。

超千万心衰患者和不满千例心脏移植

“对许多经最佳药物治疗后仍存在症状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首选治疗。” UpToDate网站上,“成人心脏移植的指征和禁忌症”一文中写道。

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时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兼肾移植学组组长的石炳毅教授介绍,我国心脏移植例数稳定增长,从2015年的289 例发展到 2017年的446例,现居世界第3位。

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总例数还不满千例,但我国心衰患者已经超千万了。2019年,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王增武教授等发表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岁居民中,加权后心衰患病率为1.3%,大约有1370万人患有心衰。

“可以说,心力衰竭是全球唯一呈增长趋势的心血管疾病。”在2019年的中国心脏大会“心衰外科治疗”专场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在《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现状和展望——人工心脏》的报告中说。

胡盛寿院士指出,一方面我国心衰发病率很高,另一方面针对心衰的药物治疗在过去30年都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只能缓解患者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心肌重构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心衰患者最终还是会走到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的阶段。”

“供体的缺乏仍是制约心脏移植最大的瓶颈,而且心衰患者等待供心期间6个月和1年病死率分别为21%和41%。”胡盛寿院士在《心力衰竭外科治疗现状与进展》的述评文章中写道,“因此未来需要通过探索边缘供心、活体供心、异种供心和人工心脏等新兴手段来解决供体缺乏这一世界性难题。”

虽然随着技术的革新,机械装置 (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 治疗正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治疗和永久替代治疗使用,但在现阶段,心脏移植仍然是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和金标准。

中山市人民医院能够在器官移植领域异军突起,与该院在器官捐献协调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做器官移植手术就需要有供体,2011年中山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成立,作为全市唯一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责无旁贷,积极参与推动器官捐献工作。

2013年,广东省卫生厅正式公布全省6家OPO (人体器官获取组织) 名单,中山市人民医院名列其中,也是全国首批试点成立OPO的单位之一。OPO的成立,推动了中山市人民医院器官捐献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中山市也从顶层设计上把器官移植作为全市医疗建设高地,调动全市力量推动器官捐献。

根据中山市2019年发布的《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2019年工作要点》,中山要建设国际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同时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国际医疗中心,包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中山)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救治中心以及器官移植中心等。

中山市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的供体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山市。梁毅主任说:“一个医院,要想真正做好器官移植事业,医院在供体方面应该积极努力获取,有供体才能开展手术,如果在中山市找不到捐献者,我们就通过全国的捐献网络找。”

来源:医学界

作者: 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