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文章提及的印尼为例:

印尼人的「姓名」不同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多数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占印尼人口大部分的爪哇族、巽他族只有本名。这种特殊的文化传统便给许多从事科研工作的印尼学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例如一些网站在注册账户时,要求用户必须填写「名」和「姓」,对于没有「姓氏」的印尼人而言,他们就只能在「姓」那栏再写一次自己的名,或者干脆填个 NA(Not Available)糊弄完事。

而当他们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时,情况就更令人哭笑不得了。他们得专门给编辑们发封邮件解释一下姓名的问题,不然杂志社给他们的回信极有可能是以「Dear Null」或「Dear NA」开头。

为了应对这种问题,很多印尼学者们被迫去「发明」一个姓氏:比如使用亲戚的名来作为自己「姓氏」。这种方法弊端很大,当毕业证书、会议报告这些正式文件的署名都是「假名字」以后,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口舌向别人证明那就是自己。

与印尼学者面临的「署名难」相比,中国学者面临的问题则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毕竟,印尼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还是相当有限的。

困扰中国学者的「署名」难题

图片来源:Nature

早在 2008 年,Nature 就曾经报道过一件与论文「署名」有关的趣事。

时任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的贾伟教授当时有 3 名学生,分别叫:王晓艳、王小荣、王小雪。虽然三人的中文名完全不同,但是在英文期刊上却都被统一写作「X. Wang」......(手动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Nature

贾伟教授能轻松记住数百条代谢途径,但他却被底下这三个研究生的论文给彻底搞糊涂了,因光看英文署名根本分不清论文是谁发表的呀!

汉语姓名拼音化后带来的辨别困难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好在贾伟教授和他的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还不算大,而有些「过于聪明」的学者直接利用这种 bug,打起了学术不端的主意。

2006 年,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由于个人履历、学术成果的材料存在严重不实,被撤销教授职务。

图片来源:东方今报

最早在网上揭露刘辉造假的是方舟子,他在其博客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长助理刘辉教授如此伪造论文发表记录》一文,指出署名为「Liu H」的一篇论文作者并不是刘辉,而是美国的另一位学者

刘辉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论文并不是他的,但他辩解是因两人英文名字缩写完全一样,所以误将该论文收入他的名下。

如今,中国学者在 SCI 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但是国内作者的署名方式非常不统一,这样只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和不准确。

为什么中国学者署名不易?

究其原因,出现这种「署名难题」主要是因为汉语拼音的局限性和英文学术期刊署名规则的混乱。

中国有 14 亿人口,但常用姓氏仅 129 个,同名同姓简直不要太常见。而当中国学者将汉语名字改为拼音版本以后,问题就更复杂了。

因为拼音存在局限性,和汉字并不是双向唯一的,比如「Wang」,既可以是「王」,也可以是「汪」。如果再遇到前文那样的情况,三个学生不仅姓氏相同,连名的首字母都一样,那可就真分不清楚了!

在 PubMed 中搜索「X. Wang」发表的文章,仅在当年就有惊人的 8904 篇,难以想象如今得多少篇了!

而期刊出版商对中文署名的混乱规则,则让事情更加一团糟。

首先英文期刊对多音节姓名的缩写方式不统一。比如前文提及的三位「X. Wang」同学,如果将一个姓名的所有汉字缩写(晓艳改为 X.Y.,小荣改为 X.R.,小雪改为 X.X.),那无疑将大大有助于区分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

其次英文期刊对「姓在前,名在后」还是「名在前,姓在后」的规则也比较混乱。Nature 就举了个很有趣的案例,清华大学两位研究纳米碳技术的学者,一位叫魏洋,一位叫杨卫,他们的名字拼音会因为「姓」和「名」的顺序问题而导致混淆,因为都写作「Yang Wei 」或者「Wei Yang」。

图片来源:Natue

「署名难题」该怎么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术出版的上游 —— 期刊出版社,推出过许多种方案。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采取了一项不同寻常的举措,除了英文音译版本外,还为其作者提供了中文的名字选择。

但是这种方法弊端很明显,印刷时需要增加额外的字体和编码,不仅麻烦,印刷和排版成本也难以控制。并且如果数据库不收录,依旧没有办法直接搜索中文姓名,治标不治本。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作者身份识别系统」,笔者在此介绍目前最受欢迎的ORCID

ORCID 的全称是 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 (开放学者身份标识,www.orcid.org),是一家开放的国际性非赢利组织,成立于 2010 年,旨在为包括研究人员、研究组织、研究资助者和出版商在内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ORCID 官网

说通俗点,ORCID 是一个可靠的学术凭证。ORCID 绑定的是邮箱,一个邮箱一个 ORCID 一个身份信息。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南京大学生科院的副教授张三,不巧的是学校还有一个叫张三的副教授,两个人都发了 SCI,这个时候该怎么区分哪个文章是谁的呢?

这个时候 ORCID 就发挥作用了,保证不会把你的文章冠名成另一个张三。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个人的工作与其他研究人员区分开,得以识别,并且不容易与其他同名者的成绩相混淆,有助于跟踪学者的研究成果。

现在国外的大多数出版商已经要求所有与其出版物相关的研究人员使用 ORCID 了,包括 Elsevier、Wiley、Nature、Thomsen Reuters 等。

当然了,ORCID 仍不完美的,依然还有许多科研人员尚未注册,还有一些出版商没有加入,笔者在此强烈建议各位都去注册一下!

相信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学者的诉求也会被国际学界更加重视,这些曾经困扰大家的「署名难题」会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的~

最后,想问问搞科研的你们,遇到过同名同姓的烦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