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冲击全球航空业,香港航空业巨头国泰(293)于21日发公告宣布,国泰航空集团(包括国泰港龙航空)将整体削减8500个职位,约占集团员工总数的24%,未来数周将会裁减当中5300名驻港员工,该公司裁员的规模远超外界预期。同时,国泰旗下国泰港龙将由即日起停止营运,其大部分航线将转由国泰和旗下的香港快运营运。国泰港龙的前身港龙航空于1985年成立,打破国泰垄断,并一度因为服务质素理想,成为不少港人飞内地的首选航空公司。国泰于2006年收购港龙股份将其纳入集团旗下,但这个有35年历史的品牌最终不敌疫情而走入历史,令人不胜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泰重组计划三大方向包括:1)国泰港龙航空将停止营运,即日生效;2)国泰航空集团(包括国泰港龙航空)整体削减约8500个职位,约占集团24%,未来数周将裁减约5300名驻港员工;3)国泰将要求驻港机舱服务员及机师同意更改其服务条件。由于国泰港龙停运,全数2500名员工都会被裁。

国泰又表示,拟寻求监管机构批准,由公司及旗下全资持有的廉航香港快运航空(HK Express)营运国泰港龙航空的大部分航线。国泰港龙在疫情前约有40多个航点,主要为中国内地和亚洲区内地点。

国泰早前获政府注资达273亿港元,但财困未见改善,至今早宣布上述重组计划,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今次的业务重组安排是国泰集团的商业决定,他所委派予集团董事局的两位观察员,虽然没有投票权,但已就安排向公司提供了参考意见,亦提醒公司管理层,在业务调整中须尽可能减低对员工以及社会的影响。

国泰港龙发展史

国泰港龙航空前身为港龙航空,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刚、霍英东以及中资机构华润(291)、招商局等于1985年组成成立。当初成立主旨是为了与英资的国泰航空争夺航空市场,成立初期的港龙仅有一架波音737-200客机,首航是由香港飞往马来西亚亚庇。1987年,港龙成为首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取得和国泰同等的经营定期航班资格。

港龙在成立初期也曾因其中资背景而受到打压。当时港英政府宣布「一航线一公司」的新政策,导致港龙航空陷入长期亏损,至1989年底,港龙航空积累亏损达23亿港元。1990年,港龙再次实行资本重组,太古集团和国泰航空分别持有港龙航空的5%和30%股权,而中信泰富则收购了38%的股权。国泰以第二大股东身份接管港龙航空的管理权,将港龙收归旗下。

1996年,中航集团赴港发展,通过收购部分太古和国泰持有的港龙股份,以35.86%股权成为港龙航空的最大股东。中航和中信泰富共持有的股量逾60%,港龙基本受中资掌控。1997年,港龙成立货运服务部,不再使用国泰航空总代理的航空货运服务。

2006年6月,国泰航空宣布以82.2亿港元向港龙航空其他股东全面收购港龙,使港龙航空成为国泰旗下全资子公司。2016年,港龙重新被命名,由「Dragonair」改为「Cathay Dragon」,并改用与母公司同样的「翘首振翅」的涂装。

经过35年的历程,港龙终究不敌疫情打击,从此走进香港航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