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名洋 实习生 慕宏举)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10月22日,新京报记者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获悉,他们此次调查确认1处一战时期的大型沉舰遗址,目前出水文物已移交国家文物局,进行保护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调查队员在船上查看水下信息。受访者供图

2020年8月5日至9月23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实施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10月22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水下调查为期40天左右,采用物理探测和潜水探摸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主要是为了摸清前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获得的线索。

上述工作人员提到,此次调查取得了重要收获,在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确认1处一战沉船遗址,同时在胶州湾内新发现3处水下文化遗产线索,其中两处极有可能也为一战时期遗址。

此外,调查人员从确认的沉舰遗址中采集到钢铁舰材、武器弹药、皮革鞋垫、煤块等百余件文物。其中,可复原的文物共45件,带有文字的2件。“出水文物、船体建造工艺及相关文档记载等都为遗址的性质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佐证。”上述工作人员说。

目前,沉舰部分物品被打捞,主体仍在胶州湾外围海域海底。按照工作要求,考古调查人员已将工作中采集的出水文物做好文字、影像、登记等记录工作,并移交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进行保护处理。

关于下一步调查及打捞计划,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未得到上级的工作部署,相关的具体信息不便透露。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