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言:护照是用来证明公民身份的不可或缺的证书,当我们走出国门,刷的就不是身份证了,而是护照,因为有国与国,就会有国与国之间不同的东西,比如身份证。也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人走出国门,他又该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呢?于是国际上统一决定采用护照来证明身份。

护照是由本国发布的代表自己身份的本子,当然也是一种通行令,相当于古代的“通关文牒”,是用于通关的。

护照上会写明是哪个国家的谁,这样统一的规定也是为了大家的方便。护照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当时的护照还是以一张大纸的形式存在。

护照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清政府的统治者对于这个东西是没什么兴趣的。只是迫于国际压力,也就推行了清朝时期的护照——因为几乎在清朝刚建立不久,清朝就有了朝鲜与琉球两个藩属国,随着国力越来越强盛,乾隆时对外邦领土进行了扩张,最高时一度拥有了19个藩属国。这种情形导致了清朝与外面国家的持续贸易和对外交涉的频繁存在。最后迫于国际压力,清朝不得不发行护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清朝是以集体函的形式发行的护照,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公民。虽然国际很不认可中国的这种特殊的护照,但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力强盛,所以大家也没有多说什么,相当于是默认了清朝不一样的护照。

但是在1840年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随着清朝国力衰弱,人们开始不认清朝的“集体函”了,于是清朝发护照不得不进行改革。但是因为当时的照相机技术称是把人的魂儿勾了去,加上那个时候照相并不普及,所以那个时候清朝的护照多是以文字描述,没有照片。

后来清朝继续衰落,甚至衰弱到可以由其他国给中国公民发护照,这个时候坐不住的清政府开始着急了,于是他们就想到法子来“参与”单人护照的制作。清政府负责题字,介绍此人的籍贯,但是即便如此,已经衰弱不堪的清政府还是在印发护照的时候发了这十七个字。看上去霸气十足,却又令人啼笑皆非。不知道看上去应不应该高兴,读到上面的文字甚至会有一丝讽刺之意。

这十七个字就是“仰沿途地方关卡一体如照保护,勿任阻滞”,即代表只要持有此单人护照,沿途一路都会有政府保护,不容许别国的阻拦。

可是真的拦得住吗?要知道当时的清政府自身难保,又如何保护老百姓呢?但是这17个字却仍然赫赫在目,尽显大国风范,十分霸气的同时,读起来又是一阵心酸和无奈。其中的“勿任阻滞”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只是一句话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现在,同样一片土地上,同样的血统的中国人们的处境就不一样了,红红的小本本,一张护照,上面也刻着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背面也刻着金黄的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现在中国的国力也是发展到了不容小觑的地步,在大火的《战狼二》中,那括弧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那一幕在两边军方开战,一辆货车的人顺顺利利就通过了,因为车上有一个人,在扬着中国的国旗的那一幕更加让人感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从落后就要挨打再发展到现在的联合国五大常委会之一,世界上经济第二高的国家,这样的进步实在是让人赞叹不已。

在赞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祖国为我们带来的一切便利,同样,无论身处什么阶层的人民,我们都是在建国事业里奋斗的一员。如果有一天别人谈起别的国家的好,千万不要自卑,他们没有的东西我们有,他们有的东西,我们也有。

过去,谈到祖国会自卑的时代已经早早地过去了,在这个国家,男女平等,在这个国家,有健全的法律,便利的交通,很多重要的工程都是国字开头,不会存在私人垄断的情况,跟那些资本至上的国家不同,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团结,我们走的是特色的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路线。在我国最重要的,永远不是利益,而是人。就像护照上写的一样。

文 | 国学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