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岁更迭,春去冬来。每至中华民族的大型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国人都要上祭祖先。祭祖在形式上多以供奉酒食,纸钱为主,方式各有不同,大部分地方以寄托情感为祭祀的内容,而有的地方确是需要经历严格的流程,三跪九叩。

祭祖是从古至今一直没有中断过的习俗,不同于婚丧嫁娶,祭祖是一种泛指,古代中国人认为,除了自己的祖先,天、地、神一样也是要顶礼膜拜的,祭祖之重,不失为吃年夜饭前后最受重视的事情。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如今的祭祀方式,已与古时候大有不同,其中最大的改变就墓祭文化上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动

从远古时期开始,祭祀这种类社会性活动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人,会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归结为鬼神之工,所以,古人对于超自然事物怀揣着一种崇敬之情。从奴隶时代,祭祀上天就是奴隶主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社会地位低下的奴隶们,有时甚至会被作为祭品,这种祭祀活动带着一丝神秘主义的韵味。

进入封建社会,皇权变得至高无上,对于权力的掌控是统治者最迫切的需求。如果人民认为你的权力来自自身,那么就会有人站出来推翻你,而如果权力来自上天,信仰的力量就会让人民信服,而想要自立为王,也得有着上天的指示。这也是为何陈胜吴广起义时会有“鱼腹藏书”的神迹;“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也成了隋末起义的缘由。

而自秦始皇以来,历代君王登基之时,都会在泰山顶上举办登基大典,对于祭祀的重视可见一斑。皇权与神权合二为一,更能巩固统治,给皇权添上一笔神秘的色彩。

“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祭祖与孝道紧密联系

祭祀先祖同时也是中国“孝”文化的体现,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印记,忠、孝、义,这三个字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汉代以后,儒家文化大一统,政治的导向使得“孝”广为流传,而祭祖作为一种缅怀先人的社会性活动,完全符合孝义,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尊儒的重要表现形式。

祭祖的整个流程非常肃穆,朱熹作为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对于祭祖有着严明的规定,首先从冬至开始,就要祭始祖,到了立春,要祭先祖,在农历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是四仲月,分别要祭祀四世祖先。而祭祀时,要有家中长者带领下辈,三次献礼。如此,才算一个完整的祭祖流程。

“古不墓祭,今唯墓祭”——古今祭祀大不相同

提到古代祭祀的方式,就不得不提到儒家为先祖依归之所所设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也就是宗庙制度,宗庙制度不仅仅适用于皇族,在民间,凡是大姓氏族,都有自己的家庙。《白鹿原》中,白家,鹿家的大家长,执行家法都是在宗祠之上。而往常的祭祀先祖,也是由族长集结族人,共同祭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儒家重礼,有一本著作对于礼法有着详细的记录,就是《礼记》。依照《礼记》的规定,古代的祭祀活动都是在宗庙之内开展,宗庙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是庙,后面为寝。而祭祖就是在“庙”中举行,后面的“寝”则是放置先祖牌位和先人遗物之用。宗庙是古时贵族祭祀先祖与上天的专属之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时因为祭祀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平民与贵族之间有着严格的划分,不可越级。涉及到宗庙祭祀的,一定是士大夫以上的贵族,因为庶民不可建庙,只能把灵位摆放在正厅中央,以表崇敬。

说了这么多,读者或许已经发现先古祭祀与现代祭祖大相径庭之处,那便是墓祭,我们如今的祭祖,除了对先祖牌位的供奉之外,还要到墓前进行祭祀。尤其以清明节的墓祭最为突出,上山扫墓,在坟前供奉酒食,是先今中国尚有土葬地区常见的事情。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过:

“葬只是藏体魄,而神则必归于庙。既葬则设木主,既除几筵则木主安于庙,故古人惟专精于庙。”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祭祖是祭祖先之灵,而非生前的躯壳。墓葬是很重要,是祖先长眠之处,但是一但入土为安之后,就不能再去坟上叨扰先人,祭祖也就理所当然的发生在宗庙之中。

然而在经历了战争洗礼,历史变迁,如今的中国除去较少的大氏族之外,还有宗庙的人群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姓氏连族谱都已缺失,到了清明时分都不知该向那个方向遥祭祖先,中国讲究“四世五服”,如果连四世之内的祖先都不知葬于何处,还有何可祭呢?

因此,后世的中国人选择墓祭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环境的限制下不得已的决定。

“小宗五世则迁,大宗百世不迁”——古代礼仪墓祭之始

古人是否从不墓祭呢?非也,先秦时期对于墓祭如此抗拒的原因之一是先古时期人们相信“灵魂说”,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永存,而寄托之物就是神位,所以祭祖只需祭祀祖先神位即可,而非已经与尘土合为一体的祖先体魄。因此也就不需要墓祭。

但是到了秦代,礼仪墓祭就开始出现了,前文有提到,古代庶民是无权建造宗庙的,只有贵族可以,所以礼仪墓祭就为古代平民百姓祭祀先祖提供了一条新道路,但是这也不是一次对平民权利的放纵,在《礼记》中对于祭祀的等级中就有着明确的规定,所以即使庶民来到坟前向祖先供奉,还是没有礼法可循,这也是今天各地祭祀风俗大不相同的原因,所谓“礼不下庶人”,古代的等级制度之森严,就表现在对平民祭祖权利的限制上。

在面对墓葬时,现代人与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坟墓在中国的演变史。中国是否自古就有坟墓呢?这是一个严肃的考古问题,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个话题。“坟”与“墓”其实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个体,它们并非同一时代诞生,坟说的是墓上凸起的土堆而春秋战国时期,埋葬先人的时候,大部分是挖坑平掩,并没有上面的土堆,所以常有不知祖先葬于何处的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样是礼节上的限制,孔子说过:

“古也墓而不坟”

直到周王朝末年,诸侯割据,天子失去了该有的权威,礼将不礼,大家也都纷纷越制立坟,这样坟墓才算是以完全体的形态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礼仪墓祭,却无法可循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制定了一部书《朱子家礼》,这才将古代祭祀礼仪完成了一个历史上的总结。

朱熹注意到,寻常百姓家囿于礼法不能修建宗庙,在祭祀时也没有适用于庶民的规章制度,针对这一点,朱熹在前人立家庙的基础之上,设立了祠堂制度。祠堂应当设立在居寝正东之处,可祭四世之祖,之前说到,古人有四世五服之说,只能祭祀四世祖也是将“五世而迁”的小宗思想贯彻在其中。而只有在宗庙中祭祀的大宗,才有“百世不迁”的权利。

此外朱熹对于祭祖时的类别有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甚至包括了祭祖的用语,对于后世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今唯墓祭”——祭祖活动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敬畏上天,尊重逝者,是传统中国人的人文情结。祭祖是一种神圣性的人文活动,对于伦理纲常尊重与信奉的表达。曾子就说过: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忘初心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要有的信念,追念先人也是对于后人的一种教诲。他反射出的不仅仅是对于鬼神的敬畏,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热爱。

时过境迁,现如今的中国人,对于宗庙,祠堂的概念已经非常模糊,祭祖活动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民俗活动,政府性的公祭也是为了悼念在战争中奉献生命的英雄,它本质上与中秋团圆,元宵猜灯谜一样,都是一种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祈求上天保佑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在现代社会不能算作封建迷信,而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结语

清明刚过不久,很多朋友都已经祭过先祖,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经历,是对灵魂的一场历练,不必在这种无常中苦执才能摆脱痛苦,勇敢地生活。

而对于逝去的人,我们应该去悼念,却不应该困顿于悲痛之中。世间生死相继,哪有一直长存的道理,生者虽然怀念逝去的亲人,但也要懂得这个道理,既要祭奠逝者,以表怀念之情,也要从死执中把自己解脱出来,舍掉这死执的障碍,才能脱离悲苦,恢复生活的力量。这才应该是祭祖的本意所在。

参考文献:

《一幕争取“祭祖权利”的历史长剧》
《汉代祭祖典礼考述》
《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