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4700多年前,神农氏,发现了茶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茶叶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种清热解毒的植物,有一种魔力,伴随着世界文明相互交流,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唐朝,饮茶文化就开始席卷全球,中国的茶叶远销海外,中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地,将中华文化的内涵融入到了茶叶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茶文化杂糅了佛儒道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赏茶、饮茶、品茶,奉茶待客等与茶相关的诸多礼节,都是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文人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小小的茶叶之中,,仅在《全唐诗》中,就有百余位诗人创作的众多有关茶叶的诗歌,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

这便是中国人的饮茶之道。

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灿烂的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原始社会时期茶叶是物物交换的等价品,到了商周时期,茶叶作为一种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必须品,诗经中就有对茶叶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与文人就挂上了钩,喝茶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一开始茶叶是作为一种食物,或者说是药材。渐渐的,人们发现用热水冲泡茶叶,会使茶的香味更加醇厚,到汉朝时期,茶叶成为了佛教坐禅时的专用滋补品。饮茶之风到了隋唐时期,最是鼎盛,一些茶馆开始出现,关于茶的宴会也渐渐成为社会风流,唐代研究茶的专家叫做陆羽,他写作了一本《茶经》,对于唐代以及唐以前的茶叶有着非常系统化的总结,并在书中提到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文人饮茶与一般人饮茶不同,他们更加重视饮茶时所带来的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文人对于茶具的要求更加严格,甚至饮茶用的水,和煮茶的火候都有着细致的要求,与现代饮茶的方式不同,古人饮茶是要煮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人们开始煮茶,当时的南方人常常在街头贩卖煮茶,把它叫做“茗粥”,之所以叫做“茗粥”,是因为茶叶在煮的时候表皮呈现稀粥的形状,但是在那个战乱的时代,饮茶之风并没有传到北朝,北方人仍然喜爱饮用动物乳汁,而到了隋朝,天下一统,南北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加强,饮茶这种风俗也渐渐被北方人所接受。

之所以如此,交通的便利也是一大决定因素。隋炀帝开辟了大运河,虽然在那个时代是劳民伤财的行为,但是不得不说,此举在中国贸易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使得南北方的货物贸易,往来不绝,甚至唐代的茶叶也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来运输,这使得原本局限于南方的茶叶市场,慢慢的开始扩散到全国。

三年成一叶,细品口回甘——唐代茶叶技术大大提高

在隋唐以前,茶叶更多的是私人饮用。而到了唐代,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交通上的便利,再加上劳动力大量的南迁。南方地区的采茶,种茶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普及,茶叶的产量大幅上升,在品质上来说,相较于前朝,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之前茶叶的产出主要是野生茶叶,而人工茶树仅仅在四川和江浙一带有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陆羽在《茶经》中,对于种茶的技术有着详细的介绍,他认为: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意思就是说,茶树的移植栽种的方法非常重要,否则产量很难提高。应当像播种瓜果一样,生长期要在三年以上。有学者推测,在唐代中期茶叶的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00万市担,虽然比不上如今的全国茶叶总产量,但是数量上也是相当可观了。

唐代的茶农对于采茶时的时节和天气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这是因为茶叶采摘,烘焙和储藏技术对于茶叶产品的质量影响极大。综合了前代对于采茶技术的总结,唐代时的茶叶成品,品质上与现代茶已无两样,据《唐国史补》记载,唐代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名茶共计21种,其中有很多流传到了今天,例如“蒙顶石花”,“霍山黄芽”等等。

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使得唐代茶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再加上需求量巨大,民间开始出现从事茶叶贩卖转运的茶商。

唐朝在城市之内设有坊市,这对于当时的茶叶零售业,有着很大的限制,而到了唐代中后期,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在一些大的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像现代茶馆一样的供市民饮茶的场所,称为茶肆,在茶肆中饮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潮流。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作《琵琶行》中,就细致刻画了当时的茶商工作上的繁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时期茶商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唐人饮茶成风的原因除了茶叶在当时社会社交中的重要性,还有除开一些名茶,贡茶。茶叶的价格相对低贱,因此大众接受度很高,这也为后世茶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人种茶,遍地茶香——蒸蒸日上的唐代茶产业经济

唐代茶产业经济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唐代时期茶园有着不同的类型。由于交通的不断发达,水陆交通,陆路交通将全国的贸易业串联在一起,茶产业也包含在其中。唐时中国共有八大茶区,分别为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这八个茶区内的茶叶品质与自然环境各不相同,所产出的茶叶样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当时的人们茶叶上的选择众多,由此茶产业经济繁荣昌盛。

第二就是茶道与佛儒道三家的紧密联系。私人种茶,采茶与制茶在唐代时也较为盛行,因此也延伸了一大批的贡茶园,例如四川雅安蒙顶山的皇家茶园,就是专门作为供品的上等茶叶。从事茶叶经济的人越来越多。

这也是唐代茶叶经济产业链的诞生,除开种茶者与茶商,茶产业还有着很多的细枝末节,就例如茶具的生产。唐人饮茶对于对于茶具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所以好的茶具,是饮茶时的必需之物。唐代时期,就有着很多以制茶具出名的地区,而当地从事这一产业的人非常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生产水平。手工业和商业在整个唐代的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对于茶产业经济的扶持,正是由于饮茶成风,唐代贵族对于饮茶也是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好的茶叶更能使贵族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倡导饮茶,并推广茶叶的生产技术,这使得当时的茶叶产量大大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大大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失地的茶农与严苛的税收——唐代茶叶经济的衰落

唐玄宗时期,是唐代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唐玄宗初年,唐代可谓空前强大,社会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开元盛世”。但这盛世很快走到了尽头,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再加上唐玄宗荒废政事,纵情声色。这种统治阶层的腐朽,让人民的不满达到了巅峰。皇权被外戚所分割,从而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也是唐代历史的转折点,自那以后,唐朝就不复昔日的强大了。

而在茶产业经济方面,同样受到了这一次战乱的影响,首先“安史之乱”之后,封建土地的所有权受到了挑战,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茶叶的产量也大大削减。而安史之乱之后,政府为了缓解财政上的困难以及在军费方面的需要,大幅增税。而战乱之后经济消沉,茶叶的供求,价格都大受影响,农民交不起税,各地的茶农茶商都受到政府的苛捐杂税压榨苦不堪言,大批茶农茶商很难进行日常的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

唐代的茶税并非只在茶叶的销售方面征收,而是在茶的种植与生产方面都有着严苛的税收。这对于当时的茶农是很大的打击,因此唐代的茶农为了逃避税收,不得以砍伐茶树,毁坏茶园。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唐时期的茶叶贸易进程,也大大阻碍了唐代茶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结语

茶叶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全世界对于茶叶的需求都非常巨大在茶叶原产地的中国更是如此,这不仅仅因为饮茶带给我们身体的很多益处,也因为它与中国文化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来人时奉上一杯热茶,就能将主人的热情表达出来;而在开车感到疲倦的时候,一口热茶也能够让我们的头脑清醒过来;上年纪的人,就着一杯茶,谈论种种过往,这个正是茶叶带给中国人最美好的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再论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唐国史补》

《全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