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契丹族自北魏起便见载于史册,是“逐寒暑,随水草畜牧”的北方游牧民族。唐代以前,契丹族一直依附于中原和突厥,饱受侵害。但到了唐代末期,耶律阿保机继任可汗之位,发动“盐池之变”,统一了契丹的八个部族,建立起大契丹国。自此以后,契丹发展农业、训练兵士,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在公元936年,以儿皇帝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请求契丹支援兵力为契机,南下中原,并迅速侵占中原大片土地,建立起辽国,契丹族进入辉煌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主中原之后,契丹族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积极学习中原文化,不断调整原有的方针政策,以面对日益复杂的民族形式。在政治制度方面,辽国因俗而治,用辽国原有的制度来治理契丹人,用汉族传统的制度治理汉人;在军事方面,为适应君主集权制,辽国的皇帝掌握国家一切权力,并建立起一套极为严密的军事控制流程,由皇帝一人把持;在文化方面,辽国深受中原佛教影响,自辽太祖开始,辽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大量佛教寺院被建立起来,辽国原先的丧葬制度也因为中原文化的影响,悄然发生改变。

逐水草而居,敬畏自然,契丹族奉行死而不墓

据史书记载,契丹族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靠渔猎过活,都天地自然存有浓厚的敬畏之心,因此形成了“死不墓”的独特习俗。

《北史·契丹传》中记有:“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斗牛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焚之”

也就是说,早期的契丹族在族人逝世以后,会将他们的遗体搁置在深山大树之上,任由其自然风干,等到三年之后再将其收殓焚烧。当时还没有灵魂一说,只有史料记载契丹人通过树葬祈求:“因酌酒祝曰:夏月时,向阴食;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契丹族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告慰天地,希冀天地能看在逝者的面子上庇佑他们的渔猎收获。

等到了辽代入主中原,契丹传统的丧葬制度与古代中国繁复的丧葬文化交融结合,“死不墓”的习俗逐渐演变成多种丧葬形式并行的复合型丧葬。

从多地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可以看出,辽代墓葬数目庞大,但因辽代为金所灭,金人为了发泄仇恨,将能找到的辽墓全都挖开掏空。除此之外,辽代国力强盛,贵族们的陪葬十分丰厚,招致无数盗墓贼的劫掠,使得国家失去大批珍贵文物。

目前发掘出的辽代文物,多可分为三类。

一是玉器。辽代学习中原文化,仿照汉人制作玉器,所以辽代古墓里发掘出的玉器上时常出现龙凤呈祥这样汉元素浓厚的图案。在模仿的同时,辽人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墓葬里的玉器形状多为飞禽走兽,且一套马具上装饰点缀着三百多颗和田玉,辽人对游牧文化的喜爱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壁画。辽墓中的壁画大多细致精美、色彩艳丽,内容多是描绘墓葬主人生前游猎、待客的场景。1993年在河北张家口发掘出的辽代古墓里,便有多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既有契丹人的画像,也有儒释道三教并游的中原文化精粹,还有壁画里绘制出契丹人围坐桌前烹茶饮茶。

三是金属器具。在多地发掘的古墓里,墓主人都头覆金属面具,身体上裹缠着金属丝络,令人大为惊奇。

全身裹缠金属丝络,辽人缘何覆体而葬?

1986年6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掘出陈国公主夫妇墓,轰动一时。这是我国首次发现未经金人挖掘和盗墓贼侵扰的辽代皇族墓葬。

陈国公主身份尊贵,是辽代景宗皇帝的孙女,生前两次荣获公主封号,死后又追封为陈国公主。16时,她按照当时律法与舅舅萧绍矩结婚,但很快两人先后病逝,合葬在公主墓里。作为皇亲国戚,陈国公主了陪葬品零零总总3000多件,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因受到佛教影响,辽人喜爱佩戴琥珀璎珞,认为它是佛血的象征。在陈国公主墓里出土的琥珀璎珞,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琥珀饰件,外串264件,内串69件,细银丝穿插其间作为点缀,浮雕多为抽象的龙纹。在辽人的生死观里,死后的人经历过几个阶段,最终会化蛹成蝶。陈国公主墓里陪葬有蚕蛹性玉佩便反映出这一点。但在契丹文化中没有灵魂一说,可见也是受汉文化的影响。

所有陪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覆在公主和驸马脸上的黄金面具,以及他们周身包裹的银制网络。据考古专家解释,公主墓里的黄金面具是按照公主的真容用薄薄的金片锤击而成,生动展示成契丹少女柔润饱满的面颊和略微高凸的颧骨。黄金面具上有33个穿孔,数条银丝穿插于孔间,形成一个严密的网络,将公主的整个头部都包裹起来。

这已经不是辽墓中第一次出土金属面具和金属丝络了,但陈国公主墓里出土的文物最为细致生动,纤毫毕现。根据墓主人身份的高低,不同墓葬中发掘出的金属面具和丝络质地各不相同。其中包含温家屯出土的铁质面具,小刘杖子出土的铜制面具和鎏金面具,通辽市出土的银制面具,以及内蒙古陈国公主墓中的精致面具。

至于辽人为什么要在逝者身上裹覆金属,学术界一直未有一个统一的论断,但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

一是树葬影响说。上文说到早期的契丹人敬畏自然,将死者树葬,三年后再进进行收殓。考虑到虫鸟猛兽的啃食,以及日后收殓尸体的方便,契丹人才用金属包裹住死者的躯体。二是佛教影响说。受到佛教文化影响,契丹人开始相信灵魂的存在,认为形不散则神不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代的防腐技术十分高超,富贵人家有人过世,则同古埃及一样,将人的五脏六腑取出清洗干净,妥善保存,再用香药填充死者的腹部以保持尸体芳香不腐,最后用五彩丝绦缝合死者的躯体。通过肉身防腐,在覆以金属丝络,可达到形不散的目的。又因为头颅乃是人的中枢所在,便以面具覆之,将灵魂禁锢在肉体中。三是萨满教影响说。契丹人信奉萨满教,有学者认为,辽代墓葬里出土的金属面不仅仅是饰物,还是萨满教巫师祭祀时使用的法器。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辽人覆体而葬的习俗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辽代墓葬的秘密还有很多,等待着更多考古资料的发掘和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技艺高超,千年前鎏金工艺已臻完善

鎏金,是将金液与水银混合形成糊状的金汞合金,再用糊状合金均匀的涂抹于金属物体表面,最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会附在金属之上,形成光滑闪亮的保护层。因为古代金银材料稀缺,一些王公贵族为了追求金光闪闪的视觉效果,便使用鎏金技术来制作面具等器物。

研究人员分别对辽代墓葬了发掘出的四件金属面具做了鉴定,分别是一件鎏金银面具、一件鎏金铜面具和两件纯铜面具。鉴定结果显示,制作两副鎏金面具使用的是金汞齐火法鎏金工艺。先将金锻造成极薄的金属片,将之加热到400℃后倒入水银溶液,再把通过搅拌形成的金泥均匀涂抹在器物表面。之后还要进行烘烤、刷洗、抛光等程序,才能得到如同真金一般的闪亮的效果。

鎏金器物虽然悦目,但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且烘烤加热时会有剧毒的汞蒸气产生,极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所幸经过一代代发展,现代鎏金工艺已十分完善,过程简洁,安全无害。

结语

面具,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一直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在辽国,面具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贵族地位,也象征着契丹族特殊的历史文化。可以看出,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契丹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寻求新生活,勇于创新,勇于进取。但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游牧民族的根本,虽然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但在游牧年代里形成的草原丧葬文化,以独特的姿态贯穿于整个辽国的历史。辽代墓葬中蕴含着特殊契丹族文化的金属面具,也一直是辽国历史中璀璨的明珠。

目前对于辽国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辽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在中原大地上的政权依然是个神秘而充满诱惑的谜团,吸引着更多人去研究这个朝代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北史·契丹传》

《中国古代史》

《古代朝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