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喜欢把高考比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说明你获得了一块敲砖板,未来的路会更加好走。但是高考成功真的就代表一切吗?接下来这个人的事例就能够告诉你。

在我国,还真的就有这样1号传奇人物。他曾经4次参加高考,一次分数达到复旦的标准,一次考入北大,两次考入清华,但是最终他却没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考生名叫张非。在大众眼中张非一直都是学霸,当年参加高考时,他立志想要考入北大,结果那一年和北大分数线还差几分,但是已经达到了复旦的分数线,复旦有意录取他,但张非却选择了拒绝,因为他心中只想考北大。

结果复读了一年,第2年张非如愿去了北大。本以为他会在学校安安心心上学,但没想到才到第2年张非就直接被学校劝退,劝退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张非上了大学之后,一心沉迷于游戏,多次挂科,最终被学校劝退。

后来他再次选择复读,如愿考入了清华,并且获得了理科状元。不过张非的作死之路并没有就此打住,去了清华之后,仍旧继续迷恋游戏,再一次被清华劝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劝退后,张非又一次开始复读,并再次考入清华,这一次他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学业。但考研之路却并不顺畅,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因为两次被劝退的经历,没有导师愿意收他。

看了张非这一起事例后,其实很多人都会深感惋惜。原本张非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但却因为他没有自制力,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张非之所以如此没有自制,也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没有培养他的自制力。那么作为父母,究竟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一、抓住生活中的教育机会进行教育

自制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如果说没有自制力,即便先天条件再优秀,最后也是高开低走和张非一样。作为父母,想要让孩子以后能够有更强大的自制力,我们就应该要抓住生活中的教育机会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此前,《爸爸去哪儿》这一档节目中有个小设计,让我记忆非常深刻。节目组特意摆放一些小糖果,并且嘱咐孩子们帮自己看管好糖果,小孩子天生爱吃糖果,所以有些孩子没能忍住诱惑,但有的孩子却用自己超强的自制力忍住了。

而不管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到底有没有偷吃,节目组的这一做法都很好地抓住了教育机会,培养了孩子的自制力。

所以日常生活当中,父母们也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从小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张非从小就是学霸,为什么上大学后反而管不住自己?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取决于他的家庭。

小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听话的乖乖孩子,家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做主,因为父母从小过多的干预孩子,所以导致孩子缺乏自制力,大部分事情都得由父母来做主。有天没有人来干预小丽了,小丽就很有可能释放天性,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如果说父母从小不过多的干预孩子,反而是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孩子对诱惑的自制力,不过多插手孩子的事情,那对于孩子的成长往往会更有帮助,毕竟孩子的自主判断力,以及自控力都要从小培养。

结语:张非从人人羡慕的学霸,变成无人收留的失败者。他的经历其实也是给家长们的一大警示,做父母的不要以为孩子成绩好就是一切,毕竟唯有守住本心更加努力,才能收获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