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的习惯性姿态,会暴露你的性格,很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不同的姿态,反映了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而姿态的交叉,则是为了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在生活中,当你看到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习惯性地大幅度交叉双足,你会不自觉地认为他是一个自信、乐观的人;而如果有一个人有搔弄头发的习惯性动作,很大程度上你会认为他的性格有点神经质,在某些方面显得很敏感;再比如说,在公共场所里一边说话一边梳头发的女性,通常会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她的性格比较任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对情绪的控制力很差。其实,我们之所以看到这些“姿态”会产生相对应的“认识”,是因为这些姿态往往能暗示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认为,各种人物的姿态,是他们个性心理的具象表现的一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萨提亚曾根据不同人的个性,提出了五种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应对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以及表里一致型。几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划分到这“五种姿态”中,同时每一个人也是以这样的“姿态”或者说是应对方式来求得生存的空间。讨好型的人其实内心极度渴求别人的认可,“讨好“不是他们的目的,而只是提升自身存在感的一种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去寻找各种机会来将溢美之词添加到别人身上,自己做错事时习惯于主动道歉和乞怜。“没事没事,只要大家高兴就行,不用考虑我”,这是讨好型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02其实“讨好型”姿态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有程度轻重之分而已。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刷朋友圈,每个人的朋友圈里似乎总有那么几个人,不管谁的评论,他们都会去赞一下,而且评论的时候经常加上“可怜”或者“大哭”的表情。这类型的人其实在讨好他人时,漠视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并对所有的事情点头称是。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下属对上司一般都会采取“讨好者”的姿态。对上司的指示唯命是从,就算自己有不同的见解也不敢表达出来,可能同事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有可能引发内心极度的不安和恐慌,心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惹得别人不开心。指责型的人恰好与讨好型的人相反,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感受。遇到事情时,总是先把责任和过错先撇干净,顺便推给别人,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的人生奉行的金规玉律通常是“先去否定别人,才能证明自己。”随着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人的个性中会融入“指责型”的姿态,因为这一姿态用一种“反驳”或“批判”的方式反映了这样一条社会准则,即只有强势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为了保护自己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必须去苛责和贬低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在生活中,特别是碰到需要某个人为一件事承担后果的时候,为了推卸责任,很多人都会摆出一副“指责”的姿态,大肆地数落他人的过错,将责任从自己身上撇清。超理智型的人给人感觉就像古代一本正经、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他们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在社会规则和道德的框架下为人处世,千万不能越雷池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在我们眼中总是“最无聊”的那一类人,交谈中很少涉及私人话题,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情绪。他们在生活中习惯于用抽象而冗长的话语来解释一件甚至在别人十分简单明了的事,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姿态。在生活中,超理智型的人总会让人感觉索然无味,在娱乐活动中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子。相对于各种有趣的事和人,似乎冷冰冰的数字和枯燥的说理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种姿态同样反映出一种社会准则,即轻易显露自己的情绪容易让人抓住自己的弱点,在自己既定的框架里生活才最安全。打岔型的人的话语里永远没有重点,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打岔的内容,而是通过打岔时发出的声音或产生的喧闹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这类型的人通常会给人一种“傻傻的”或“大大咧咧”的感觉,其实他们内心很渴望能够融入到人群中去,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于是在不自觉中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来争取注意力。不过,打岔型的人往往能在社交场合起到打破尴尬气氛的作用,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润滑油”。表里一致型,是心理学家萨提亚最推崇和赞赏的,这一类人在生活中能很好地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富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懂得聆听别人。

04“一致型”的人在生活中受人尊敬,他往往是一个团队的核心,比如一个球队的更衣室领袖,能担当领导的重任。不同的姿态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不同方式,没有一个人绝对地属于哪一种类型,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弹性调节:对这些人讨好,对那些人指责,这个时候需要讨好,那个时候却需要指责。但不管什么样的姿态,都是为了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姿态除了从一个人的气质中反映出来以外,还和一个人日常的一些习惯性行为有关。比如说已经见过几次面了,但有的人还是用固定的套话向别人打招呼问候或回答别人的问候,而很少使用一些俏皮话或者碰个肩、拍个手之类的亲密动作,那么这类人通常比较理智,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防卫的姿态。总而言之,不同的姿态向我们暗示了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学会解读和利用这些姿态,不仅有助于我们与人相处,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