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贫困县的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万元建设苗族女神“仰阿莎”塑像,引发外界质疑。21日,新京报记者从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雕塑由剑河县一家旅游投资企业修建,费用来自其自有资金以及贷款融资。

文1797字,阅读约需3.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原贫困县8600万建88米女神像,工作人员:没用国家一分钱

▲贵州一原贫困县斥巨资建女神雕像被指搞“形象工程” 官方:未使用扶贫资金。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李项玲

曾是贫困县的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万元建设苗族女神“仰阿莎”塑像,引发外界质疑。21日,新京报记者从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雕塑由剑河县一家旅游投资企业修建,费用来自其自有资金以及贷款融资。

上述企业总经理杨敏则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原本配套有商业地产和文旅项目,“只做仰阿莎雕塑是不可能盈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仰阿莎雕塑资料图

━━━━━

耗资8600万元的雕塑

“曾是贫困县的剑河县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像仰阿莎,耗资8600万元,你觉得值吗?”10月19日,一条贵州剑河县仰阿莎雕塑的航拍视频,引发外界质疑。

雕塑底座高22米、身高66米、总高达到88米。剑河县政府官网公示显示,雕塑材质为不锈钢,艺术呈现为圆雕、浮雕相结合;雕塑建造完成后,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现场测量核实,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仰阿莎雕塑。

10月21日,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旅游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仰阿莎雕塑旅游项目的开发,是由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负责,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和国家财政拨款,“没有用国家的一分钱。”

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总经理杨敏则表示,仰阿莎雕塑只是一个景点,修建雕塑是企业行为,资金来自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向银行的贷款融资,“不存在网上说的拿国家扶贫资金。”

━━━━━

因当地曾是贫困县引发质疑

剑河县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苗族人口众多的县份。

关于为何建造仰阿莎雕塑,10月21日,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发布通报解释称,2017年,为发展旅游产业,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依托县文化旅游资源,在清水江北岸建设雕塑。

仰阿莎是传说中的苗族美神,其故事盛传于黔东南境内清水江沿线一带,很多地方都以之命名,如仰阿莎湖、仰阿莎街道等。如今,仰阿莎已成为黔东南地区的文化品牌。

有声音认为,斥巨资打造如此“形象工程”,不如将资金用于扶贫,或许脱贫时间会更早。

对此,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在通报中提到,2019年,经过州级贫困县退出专项审查、省级第三方评估、国家复检等程序,剑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剑河县在实现减贫摘帽后,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推动全域旅游。

▲仰阿莎雕塑资料图

━━━━━

雕塑建成后如何盈利?

仰阿莎雕塑项目建成后,如何盈利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旅游办的工作人员称,项目盈利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不能依靠雕塑本身挣钱,但是仰阿莎雕塑是剑河县的文化品牌,很多游客会慕名而来,也会去剑河县的其他景区,就能带动经济发展。

杨敏则认为,只做仰阿莎雕塑是不可能盈利的,因为参观不需要门票。但是雕塑的底座有22米,原本打算在底座做一些农特产品的售卖,公司可以获得租金收益。此外,在雕塑周围还准备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园,里面有文化商品、演艺项目等。

“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仰阿莎雕塑的项目回本很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杨敏称,公司目前不只做这一个项目,还有温泉旅游和江上游等项目。“通过雕塑吸引外地游客来,主要消费旅游在温泉和江上游。”

━━━━━

雕塑周围附属设施暂停建设

10月21日,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旅游办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仰阿莎雕塑主体建成后,后续的一些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

有媒体报道称,近三年来,剑河县政府将所有资金都用于突击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因此原计划建设的附属设施中途暂停。杨敏表示,关于雕塑周边的附属设施建设,公司正在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目前正在进行融资工作。

此外,今年9月29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要加强雕塑的管控、管理和审查。此前也有一些地区的政府打造的巨型雕塑因不符合相关规定,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

《通知》中提到,将高度超过10米或宽度超过30米的大型雕塑作为城市重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高度超过30米或宽度超过45米的大型雕塑,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

值班编辑 花木南 康嘻嘻

相关推荐:

贵州一贫困县被指斥巨资建最大苗族女神雕塑 回应:为脱贫已暂停附属设施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剑河县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 图据网络

近日,有网友航拍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该雕塑为贵州剑河县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7年7月建成,整座雕像高88米,共耗资8600多万元。据悉,剑河县曾为国家级贫困县,于2020年3月3日退出贫困县序列,有网友质疑该雕塑系当地政府斥巨资打造的“形象工程”,不如将资金用于扶贫。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全县为全力突击、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当地政府近三年来将所有资金都用于突击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原计划建设的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

被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省清水江剑河一带世代流传着仰阿莎的传说。2007年以来,剑河每年举办仰阿莎文化节,成为剑河扩大对外宣传、塑造形象并拉动文化旅游的动力。

据当地政府官网信息,当地政府此前为发展旅游产业,曾斥巨资打造仰阿莎温泉小镇和县城景区建设,县城景区建设中就包括打造有仰阿莎女神雕塑的仰阿莎主题公园。

剑河县政府公布的仰阿莎雕塑采购信息 图据剑河县政府官网

据剑河县人民政府官网2017年公示信息,仰阿莎雕塑预算耗资8600多万元,拟建高度总高88米,其中人物高度66米,基座高度22米。人物最终材质为不锈钢锻造制作,艺术呈现为圆雕、浮雕相结合。雕塑基座为圆形4层建筑,四周为8组不锈钢浪花装饰。雕塑造型具有强烈的主题性、艺术性、标志性和纪念碑性质。仰阿莎雕塑应属国内外目前唯一的大型苗族人物题材雕塑。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5月,由剑河县人民政府、北京蓝调雨桐雕塑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创作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建造完成。同年12月16日,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现场测量核实,该雕塑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并颁发了世界纪录证书。

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向雕塑颁证现场 图据网络

此外,仰阿莎温泉小镇投资金额也十分巨大。剑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陆显著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剑河温泉城核心区一期景区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30亩,建筑面积约10万㎡,总投资约12亿元,是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每天最大接待人数约为1万人,整个项目由剑河县投资建设,聘请国内顶级专业公司管理。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2018年1月发布消息,剑河县着力推动新型旅游产业化和发展生态化同步发展。其中,仰阿莎雕塑的建立,与温泉景区融入城景一体化规划中,形成以仰阿莎文化为根基的县域旅游综合体,实现了广泛吸纳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强县富民三大目标。剑河旅游助推扶贫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

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月发布的一则消息提到,近年来,剑河县把抓旅游、促消费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支点。一是投入7.6亿元打造仰阿莎温泉小镇;二是县城景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仰阿莎主题公园已完成80%场平工程,仰阿莎女神雕塑已委托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实模设计创作。2014年,剑河县旅游增速在全省1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位居前列,排名第2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资料显示,仰阿莎雕塑是苗族文化景观带重要组成部分 图据网络

被质疑斥巨资打造“形象工程” 官方回应

网友航拍的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画面十分震撼,也有网友质疑:剑河县斥巨资打造仰阿莎雕塑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3月才退出贫困县序列,如果将资金用于脱贫,该县脱贫时间或许会更早,这是在搞“形象工程”。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确实有一些地区的政府打造的巨型雕塑因不符合相关规定,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住建部今年9月29日曾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要加强雕塑的管控、管理和审查。《通知》中提到,一些城市雕塑存在尺度过大、品质不高、题材不适宜以及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住建部发布的有关通知 图据住建部官网

《通知》中在明确建设管理重点方面提到,将高度超过10米或宽度超过30米的大型雕塑作为城市重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高度超过30米或宽度超过45米的大型雕塑,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仰阿莎雕塑建成后不久就曾遭受网友质疑,适逢在2018年至2019年,全县全力突击投入脱贫攻坚工作时期,当地政府将所有资金都用于突击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全力抓农业等扶贫相关工作,其它与脱贫攻坚工作关系稍微小一点的工作例如旅游产业、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等已放缓,原计划建设的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仰阿莎主题公园近年来推动了该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在今年国庆期间迎来了旅游高峰。

官方信息显示,自温泉景区2017年10月1日正式营业以来,包括仰阿莎文化广场综合体在内,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日均接待游客量1000人次以上,月均收入500余万元。据悉,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综合体项目全面建成后,日接待能力达到5万人,可提供就业岗位3700个,其中贫困人口就业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