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red-moon

城市心理病

你好,30 岁

当一件事情被提及次数过多,无论好坏褒贬,就会开始成为一种标签。比如,抑郁症。

这在贴标签和撕标签博弈的年代,和很多行为一样,无法下定义。但往好了看,至少我们认识到,人是会有心理病的。

四月|北京同志中心|心理咨询

2016 年开始,四月就在北京同志中心做整个心理项目的主管,负责 LGBT 社群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友善咨询师的培训。

今年 7 月,因为小孩的出生,她无法兼顾更多工作,开始做全职的心理咨询师。晚上 10 点采访时,她刚把孩子哄睡着。

她本科是个美术生,毕业后做过老师,也在电视台、画廊、设计公司工作过。但这种靠吃青春饭的职业,让她身体吃不消。一场重病唤醒了换行业的念头,心理咨询是比较感兴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就开始了常规学习、考证的流程,但拿到资格证后还不能直接上任。2012 年,她去了「红枫妇女」接咨询热线。 和大部分热线一样,女性来抱怨生活、发泄情绪,男性来聊性问题。 毕竟是免费的,大家能找到一个聊天的出口,真实意识到某层面的心理问题,倒不一定。

而在那之后接触到 LGBT 人群,并进入这个行业,起初都因为她是个腐女。

“当时有个腐女朋友介绍了耽美小说,我也比较着迷,就开始想了解这个群体。首先就是 Gay 群体,所以我当时就去「淡蓝」做了两年志愿者,也慢慢开始研究整个的 LGBT 群体。”

随着「腐女」、「腐向 CP」的普及,甚至各种影视剧、综艺节目以此为营销卖点,表面上似乎有种社会包容度极高的假象,但背后这一群体的真实状况并不太受人关注,只是一种意淫文化。

所以,经常会听到「你长成这样,怎么好意思做 Gay」的讽刺。

去年年底,我们在北京同志中心采访过一次,当时聊了一些关于组织的建立、非暴力和身份认同的故事。而这次和四月的聊天,更集中在了心理层面。

2019 年, 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上显示,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逐渐上升,19-30 岁上升较快,30 岁后缓慢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 岁真的是心理健康的转折点?四月,不这么认为。

“至少对国内而言,我没有感觉到 30 岁的心理健康趋于平稳,反而感觉是严重焦虑的开始。表象平稳之下,可能是这一年龄层的人,更容易认识到心理健康,会去寻求帮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忙到没时间去关注这个,也就把这些情绪隐藏起来了。”

而对于 LGBT 群体而言,这种现象更为明显。除了一些情绪问题的主诉,比如睡不好、抑郁、失恋、人际交往,这一群体还会面临出柜、性取向、性别认同、性少数群体择业、形婚等容易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

而这之中,咨询难度最大的无疑是跨性别者。

在北京同志中心推出的「2017 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研报告」的研究中,有 61.5% 的调查对象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其中 32.1% 存在抑郁高风险。其中, 跨性别女性在心理健康风险的各项指数均排第一 ,有过自残自杀的想法和行为的比例远超总体。

未成年、生活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学历较低、失业、收入较低的跨性别者抑郁和焦虑风险更高。

“其实在 LGBT 群里中,有很多在原来小城市不被接纳,拼命学习来到大城市的。但在职场中,他们几乎保持不出柜状态。至于那些将心理问题隐藏起来的人,他们很可能留在原来城市,恋爱结婚,私下通过社交网络去满足另一方面的需求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么遇不到他们,一遇到他们的时候就比较严重了。”

谢浩然|壹心理|咨询负责人

“人都会经历情感、职场、婚恋、家庭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而大城市会随着自己的属性在这基础上附加更多影响力。比如房价、本地人排外、核心行业…比如广州人情味可能更重一点,深圳这种移民城市,可能就更渴望成功一点。”

谢浩然是壹心理的咨询负责人,在广州做了 10 几年的互联网产品。三年前他 30 岁,决定换一个比较新潮一点的行业, 在电竞和心理两者之间,他选了后者。

按他的话,当时国内整个行业都比较原始,渗透率很低。不像欧美国家看心理医生的稀松平常, 国内对此会有羞耻感,总觉得「我没什么毛病啊」 。除了大众认知外,各种政策、专业领域的搭建、基础设施、专业资格的认证,都是很混沌的。

而壹心理创立的 2011 年,整体环境就更为惨淡了。

“当时,很多人一听你是做心理学的,就会让你看他一下,说出他在想什么。要么就是帮他算命。这就是很多人当时的认知,以为就像电影里的读心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 2015 年,微信公众号、互联网 APP 兴起,他们才慢慢转型,变成现在的泛心理的服务平台。

现在,他们的核心用户中女性占比接近 75%,90 后占比高达 53%,80 后也有 32%。超过 46% 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杭等经济发达城市。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明显和受教育程度、自我探索程度、经济基础成正比。

比如「我在爱情中的地位」、「我出现在世界上的意义」、「职业选择和自我的冲突」等等。 但这些思考,经常被第三者以「想多了」来概括了。

谢浩然对此说了一个概念,「自我物化」 。

“有些人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工具人,会强调功能性、理性,基本不太表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主观感受。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障碍,但又清楚认识到自己确实不开心。但大家要清楚,不是说要重度到开药治疗,才叫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

在传统学科里, 心理状态一般被分为「心理正常」、「心理异常」两大类 。而在正常这一类别里,有健康和不健康两种。简言之,心理不健康也属于正常状态。

说到 90 后,他们更多通过互联网来反馈的不健康心理集中在:社交障碍、空虚和无意义感。 而这被彭浩然概括成了一种虚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二元对立」 。

“这是一个网生代,他们可能现实中很内向,没什么朋友,但网络上非常活跃,在 B 站上大刷弹幕。网友就是朋友。而在日常生活里,他们又非常地佛性,总觉得’就这样挺好了’。这种社交网络上的秀,和现实世界里的断舍离,对立得越明显,心理健康就更受影响。”

在他们的用户中就有一位 985 高校学生,表面和同学关系融洽,但总觉得那都不是真心的,需要非常努力去迎合,慢慢地就产生了很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然后开始玩网游、逃课,差点被开除的时候才觉得自己需要心理咨询了。

但包容地来说,这些行为特征并无褒贬之义,除非影响他人或自己无法排解。 心理问题,总归是流动的。

小十一|北大心理学|大四学生

和小十一约在晚上九点半电话采访,那时候他刚下课回到寝室。

「亲社会行为」 ,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小十一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倾向性。

“其实我是在元培学院,和本部不太一样,它是进校之后再选专业。我高考时很想学医,但医学部和北大本部基本是分开的两个系统,我选不上。后来觉得心理学也能帮助到别人,就选了这个。”

而在选这个专业之前,小十一对心理学的理解还停留在电视上的催眠节目,和电视剧里出现的心理咨询师。但上大学之后发现,心理学和想象得完全不一样,几乎不人文, 是一门需要做大量实验、分析数据、写文章的实验科学 。

从大一开始,他们的课程涉及到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学史,还有各类分支,包括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等,从不同维度去研究心理作用于人的种种现象和根源。

普通心理学,几乎是所有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综合地讲了心理学所有领域的大概知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大家感兴趣一点,这门课的老师很风趣,会从书店里畅销书的摆放、电影里的微表情分析、读心术节目来切入心理学的讲解。

“当时,我周边的朋友知道我学心理学后,就会让我帮他看看有什么问题。虽然我是心理专业,但并不等于是我会做心理咨询。”

而这种误解其实也反映着,整个心理学自身的成熟程度和普及程度。

不像物理学,有着大一统的理论、范式、观点,心理学有着不同的流派和研究方向,而 它们之间甚至还存在着鄙视链 。

“首先声明,这是很个人的感受啊!和神经、脑认知、生理有关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肯定是处于鄙视链的高端的,研究这些的人可能看不起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认知的,也看不起单纯做心理咨询的。毕竟就实验科学而言,他们能出更多理论。”

提到 30 岁,小十一强调着自己无法超前感受。认为那是个精力最为旺盛,上升动力最强的时期。而 他现在也已经保研,也打算之后继续读博士,走学术方向。

“心理学其实还有一个方向是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相当于心理学跟经济学、管理学的一个交叉。使用场景就是,你怎么去衡量员工的绩效,怎么让员工更匹配企业环境。这些同学可能就会去到公司,做 HR 或者产品经理的工作。”

就像他说的,这是一个和人类各种行为都能挂钩的学科。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

文_张忌安|图_张忌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所有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