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战僵局的,就是坦克(更准确的说,其实是内燃机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但这个话题太大,超越本文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早期坦克有时候也会被铁丝网困死,坦克集中使用才能完全发挥威力

图:内燃机完全改变了军队的后勤物流系统,对战争样式的改变作用并不逊色于坦克的出现

内燃机的成熟,使得车辆可以携带沉重的装甲和枪炮在战场上行进。装甲式坦克可以有效抵抗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枪弹和炮弹破片杀伤,并在行进中直接压平、撕开铁丝网防御带,用自带炮火摧毁对方火力点、用机枪压制对方士兵。

坦克这种攻防一体的机动性装甲火力平台出现之后,如果仅少量、分开使用,那么对方还能通过更多的火炮、士兵去摧毁它。但坦克一定形成足够的数量,并且集中使用之后,就足以对重机枪、铁丝网、堑壕组成的阵地防御体系形成了毁灭性的冲击。

二:日本陆军的直接失败原因中,观念的迂腐陈旧问题远比国力有限更为致命

一战之后、二战初期及之前,各国对坦克在这一方面的作战效能,均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对坦克未来的发展上,不同国家之间的认识水平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恰恰是英法这样的战胜国、甚至坦克的起源国家,不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坦克的完整潜力价值;倒是战败国——对于坦克的运用观念上表现出了更大的前瞻性,思维更少被传统观念所束缚。

这种现象实际上并不令人意外。越是传统的军队,内部越是讲究权威性和等级性,而军衔、履历又与年龄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戴高乐作为战胜国的军官,居然观念上要向战败国学习看齐,这是一战后法国主流高级军官所无法接受的

在战胜国的军队中,秉持旧有观念的中高级军官往往会更加坚信自己的成功经验,并且更容不得教育和观念更贴近前沿的新一代军官或者技术人员的新想法——任何一种大幅度的改进、革命性的颠覆,都在不同程度上意味着对旧权威的否定。

对于海军和空军这样的技术装备性军种,不尊重物理规律的代价远比陆军严重、且难以掩饰,因此其合格军官的教育更为严格、而且带有浓厚的技术色彩。在个人思考认知的模式上,他们普遍更认同、而且会主动追求更为先进的作战理论和技术装备。

图:旧日本海军的表现要远强于旧陆军。这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海军是技术性军种,军官文化水平普遍性的大幅度优越于陆军;其二是旧日本海军在战争爆发前,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远比旧陆军的马鹿村炮们要普遍而深入

而在诸多军种中,陆军则历来是反智倾向最为浓重的地方,尤其是以步兵为主的陆军。这样的军队中,每一次新观念形成主流共识,都需要有无法否认的失败或者惨重代价,才能逼迫中高级军官团体接纳新的观念。

这种规律下,一些国家,比如德国、俄国,都迅速认识到,在未来的陆战中,敌我双方都必须大量运用坦克作为突击、迅速分割和控制战场的主力;坦克与坦克之间的对决不仅无法避免,而且还将会是坦克作战任务中的核心关键。

图:美军将缴获的旧日军94式坦克放在M4谢尔曼坦克上

而另一些国家,比如旧日本,对坦克的态度则停留在一战水平;坦克的作用,就是具备装甲防护的自行火炮,用于突破铁丝网、步兵堑壕,射击和消灭重机枪火力点这样的目标。

这种观念上的陈旧迂腐,成为后来旧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迅速溃败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