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宋凯 热线电话||5369528

编者按:泰山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位热爱泰山文化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和见解。《泰山文化象征意义漫谈》一文以浓重的家国情怀为基调,从多个层面对泰山文化及其象征意义作了深刻阐述和分析,有其独到的价值和启迪意义。本文共分十个部分,均以随笔漫谈的形式写成,每一部分也可单独成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个民族共同生活一个家园里也是中国作为国家的显著特色。数千年来,由于民族融合以及战争和政权更替等原因,一些民族消亡了,又有一些新的民族产生了。从古至今,民族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机构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相处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历史上,民族团结、和谐相处的时期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时期。汉唐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其中民族团结正是造就汉唐盛世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众山之宗的泰山一直在民族团结中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作用。上古时期,泰山便是重要部落的聚居地,尧舜时期已将泰山(岱宗)作为巡守四方(四岳)的首巡之地。西周时期将天下九州各确定一座名山为其镇山,兖州的镇山就是泰山。就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山岳祭祀开始等级化和制度化,规定只有周天子和鲁公(鲁国是周公封地)才有权利、有资格致祭泰山,泰山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三年,不远千里,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史记.封禅书》云:“自古受命帝王,……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史记正义》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自此,封禅必于泰山成为定制,泰山作为中国山岳的代表,在大一统的王朝中得到确认,泰山也从一州之镇山升格为九州之望。由此,泰山成为中国的宗山。

随着秦统一战争的推进,华夏族逐步融合戎、狄、楚、越、巴蜀各民族,代秦立国的两汉将民族大融合向纵深发展,华夏族由此演变成汉族。自秦以降,泰山作为民族之山的地位始终稳固并不断强化。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经历急剧分化和重新组合的时期,进入中原的“五胡十六国”大都认同汉族礼俗,变成泰山的崇拜者。早在汉光武帝封禅泰山时,就有“藩王十二”前来助祭。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高宗、玄宗封禅时,就有诸多番王酋长、外臣使者均在从行之列,并“勒名于封禅之碑”。邀请番王、外臣参加封禅不能排除威慑、炫耀的意味,但同时封禅隆重的仪式感和深刻的心理暗示对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归属感,无疑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后,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以至蒙古、满族统治者无不信奉尊崇泰山。与此相适应,随着蒙汉、满汉文化的融合,泰山信仰也传播到蒙古各部、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对泰山的信仰早已从汉族一族扩展到各民族之中,泰山体现着各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由此成为“万族共瞻”的中华民族之山。

泰山作为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民族团结、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而其中泰山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金卫东 赵清

配音:王振生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Hi泰山”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