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孩子都是家庭的核心、纽带,时间转瞬即逝,许多90后、00后已经结婚生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法时刻地陪着孩子,也因此父母与孩子之间会产生一种无法言明的隔阂。

相信许多人都有想过,孩子如果和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却很久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会不会跟谁生活在一起就跟谁更亲近,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晚上和谁一起睡,就会更依赖谁,并且孩子的年龄越小,这种现象就会更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

90后母亲小王因为工作繁忙加上自己也是一个“大孩子”,平时比较贪玩,便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婆婆照顾。

这也导致了自己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如今孩子4岁了,和她越来越生疏。

终于到了小王休假的日子,她决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却发现曾经粘着自己的肉团子变得不亲近自己了,也正因如此小王十分沮丧,便把儿子丢一边自己玩起手机。

但由于小王沉迷手机,儿子走开了都没有发现,等她反应过来后急忙报警,虽然经过警方的帮助,孩子安全回来,可还是导致了小王和儿子亲子关系的塌陷。

事后,小王才了解到,起初孩子闹着找自己的时候自己没有理会,让孩子伤了心,原来是自己的忽略不陪伴才让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再想要拉进关系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有精神分析学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一些婴儿,在孩子的母亲照顾宝宝三个月后交给育婴园的护士,调查中发现,母亲离开的前几天孩子们还是比较活泼的,可一周后,孩子们不是行动迟钝就是面露惊恐。

这是因为育婴员的护士平均一个人要带七个孩子,不能够给孩子带来依赖感。也因此推断出,在孩子年幼没有太多思想时,谁能带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孩子就和谁亲近,比如帮忙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

宝宝和谁睡和谁亲,错过亲子陪伴“关键期”,再弥补也白搭

亲子陪伴“关键期”分为以下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岁之前的亲子关系

可以将这一阶段视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和宝宝在身体接触、情感透露、语言交流上,有着积极的互动,那么宝宝对情感的依赖对象便是父母。

第二个阶段:一到三玩伴关系

在宝宝稍微大一点的时候,由于忙碌的工作,父母可能就无法像以前一样时时刻刻都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时照顾宝宝的重担就会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肩上。可如果父母工作忙繁忙,下班后依旧不能和宝宝有良好的互动,宝宝感觉不到父母的关注,就会转移依恋对象。

第三个阶段:三群体关系

到孩子三岁后,他们会对群体的伙伴有一定的需求,而且三岁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对于爸爸妈妈虽然还是有依赖,但是也能够开始接受在不是自己熟悉的寝室睡觉,跟小朋友们也会玩得比较好。

错过陪伴“关键期”带来的三大影响:

第一点:感情难以维持

父母没有和宝宝一起渡过“关键期”,那宝宝之后恐怕就很难和父母亲近起来,就像大山中的留守儿童,即便是思念父母,但真正见面却如同陌生人一般。

第二点:错误难以弥补

有些事情或教育一旦错过关键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稚嫩的,伤害往往更加深沉。

第三点:带来深层影响

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宝宝可能会没有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娃育娃无小事,如何搭建亲子依恋关系,父母要了解这几点

首先一岁以内,妈妈的角色非常重要

照顾刚出生的孩子是最累人的,孩子饿了或者需要换内裤以及身体出现不适都会哭闹,这时就需要细心的母亲及时正确的处理,满足宝宝的需求,因此这段时间是给予宝宝安全感以及建立亲子依恋的最佳时期。

其次:一岁至三岁,爸爸的角色无可替代

都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来讲缺一不可,的确是这样,母亲对孩子细心体贴,让他们健康成长,父亲思维发散,在带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亲子关系,还能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性格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最后:四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自我中心意识或倾向,父母要及时帮他调整,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

对于宝宝而言,父母的爱最为重要,父母可以给予他们无上的宠爱,足够的安全感与陪伴,让他们可以开心快乐的成长,希望每个孩子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每一位父母都能够让孩子真正的亲近自己。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