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国移动5G自动驾驶峰会期间,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5G无人公交亮相苏州,该项目由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和中国移动联合部署。同期,"苏州无人公交早鸟计划"启动招募,计划招募第一批有日常通勤需求的普通市民,免费搭乘无人公交。

国内早前报道的无人公交项目多是在封闭道路或园区运营,而本次启动的常态化运营5G无人公交则是在城市的开放道路上,车辆速度20到50公里每小时。在中国移动5G网络的加持下,这辆装载了轻舟智航无人驾驶方案的无人小巴能应对城市公开道路上的各种复杂路况,比如十字路口混合交通流、人群横穿马路、电动车鬼探头等。

从路边的站台上可以看到,目前首条开通的线路为苏州Robo-Bus Q1路,路线呈8字形,一共有5个站点。定位为城市微循环公交线路,覆盖了苏州高铁新城的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高铁站、地铁站、商业办公楼等地。这条线路于今年7月份由高铁新城正式对外发布,是目前国内已知路程最长的一条Robo-Bus体验线路。

后续,该无人公交项目将开通更多路线,计划覆盖苏州北站周边9.8平方公里区域,解决数万居民出行"最后三公里"难题。

怕无人公交变"迪士尼景点",推出苏州无人公交早鸟计划

轻舟无人小巴设有9个乘客位和1个驾驶位,但坐在驾驶位上的已不再是司机,而是监控车辆正常运转的安全员,车辆的驾驶操作将由轻舟智航自研的无人驾驶软件系统完成。每辆小巴早期将配备一名安全员,后续在政策的指导下,将去掉安全员。在无人公交的正常运营时间内,乘客可凭小程序扫码上车,还可在手机上查看下一趟小巴的当前位置和预估到达时间。

虽然轻舟无人小巴的可承载乘客数有9人,但据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介绍,鉴于目前只有一条线路,结合过往试运营的经验,这条无人公交线路很可能变成一个"迪士尼景点",乘客在站台大排长龙。

为了真正发挥城市微循环无人公交的作用,保证首批乘客的乘坐体验,真正满足周边市民短途出行需求,轻舟智航联合中国移动启动了该项目的"早鸟计划",招募有日常通勤需求的普通市民,早期免费提供服务。市民只需要扫码报名,便有机会获得"早鸟计划"名额。在10月21日的苏州5G无人公交早鸟计划启动仪式上,已经有第一批市民加入"早鸟计划"。随着更多线路的开通,无人公交将向市民全面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出租车正火,无人公交上线

近期,无人出租车频频进入人们视野,轻舟智航的4位创始人均来自无人出租车龙头企业Waymo,拥有无人出租车的丰富技术积淀和行业经验。在于骞看来,无人出租车速度快、线路不固定,是城市复杂交通环境无人驾驶的终极目标。轻舟智航虽然拥有无人出租车的技术,但短期更希望用乘用车的技术高度,去赋能中低速和固定路线等更容易落地的商业场景。

相比之下,无人公交在现阶段落地具备更多优势。首先,中低速场景,乘客对车速的预期可控,速度保持在20km/h到50km/h之间。其次,固定路线,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磨练,并便于结合5G车路协同应用进一步保障安全。第三,多人出行,具有社会效益,在公共道路上享受优先路权。最后,公交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一种,不需要由乘客直接为运营成本买单。

当前城市公交正在迎来向智能化、网联化的转变,前几年,国内的城市公交逐步实现了全面电动化,以苏州为例,作为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之一,苏州在2020年将实现纯电动车的100%覆盖。城市公交正在从电动化向网联化、智能化升级,并将最终迈向共享化。无人公交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智能化的城市"微循环"交通时代

从苏州无人公交首条开通的线路可以看出,其定位是"城市微循环公交"。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是指车流从城市主干道的末端,流经支部的微循环道路系统,然后从微循环道路系统汇入到其他干道的过程。据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大部分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使用率高达100%,平均拥堵率超过60%,而次干路或支路的平均拥堵率仅为30%左右,能起到很好分流效果。

城市道路微循环定义

在于骞看来,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有两大作用,第一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解决区域内部所产生的交通需求,促进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选择的多样化;第二是在解决区域内部交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交通微循环组织,引导主干道交通流向微循环路网转移,从而缓解区域周边主干道上的交通压力。

城市公交微循环则是交通微循环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可以及时疏散交通流量也可以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高效性。为了赋能交通微循环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轻舟智航借助无人驾驶技术驱动微循环公交落地,轻舟无人小巴便是这一应用场景下诞生的新品类。轻舟无人小巴采用6-8.5m、9-15座的车型,适用于狭窄街区,行驶线路灵活。

国内微循环公交应用迎来爆发期

目前,国内的微循环公交应用正迎来爆发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莞市已开通近20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共投入140辆微巴。仅松山湖片区微巴线路,就为超18万人次市民提供了出行服务。而广州市在过去的8个月里开通了4条便民路线,投入的便民车数量超过100台,惠及市民约10万人。

除了社区和街巷的公交空白需要填补,接驳地铁及火车站点的公交线路也存在巨大缺口。以福州的地铁接驳专线为例,据统计,在过去一年,为满足地铁沿线各站点3~5公里内的换乘需求,福州已开通23条地铁接驳专线,微公交线路单日平均客流量近3万人次,高峰日客流达5万人次;地铁接驳专线在深圳也开始配套使用,在地铁6、10号线开通之后,深圳配套新开了11条公交接驳线路。

在这个爆发期中,具备智能化、网联化特点的轻舟无人小巴可承担重要角色。一方面,支持区域内的固定行车路线,沿途根据需求设立站点,满足日常短途出行刚需;另一方面,点对点联结核心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区、购物中心、居民小区等地,或应用于景区、会议中心、工业园区、高新园区等场所。

新基建风口下的无人驾驶海归团队

2019年12月,国内首次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新基建"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七大板块,其中有三大板块都是自动驾驶软件的核心技术——5G、AI、大数据中心(云计算)。自动驾驶处于这几大领域的交汇点,是新基建的典型落地应用。

加上近年来不断完善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相关政策,可以说,自动驾驶在国内的商业化落地正迎来最佳的时机。

而在一个月之后,轻舟智航这支始创于硅谷的全华人团队,在中国打响了落地的第一枪——与苏州高铁新城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逐步在苏州开展多个无人驾驶场景运营。今年7月,基于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和多传感器融合和时序融合方案等自研核心技术,轻舟智航推出了专注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旨在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城市无人驾驶移动空间,助推城市交通向全面智能化、网联化升级。

该方案专注于城市公开道路,能适应复杂多样的路况。第一代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主要聚焦于固定路线的中低速场景,可有效提升安全性,加快商业化落地。"Driven-by-QCraft"方案可实现按需定制,在同类城市道路场景中高效部署,具备极强的扩展性。

作为国内Robobus的领跑者,轻舟智航已在多个城市部署轻舟无人小巴,本次又与中国移动携手,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项目。据悉,除了轻舟无人小巴,轻舟智航的"Driven-by-QCraft"方案也正被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其他落地场景中。

在成立之初,轻舟智航便获得IDG资本、元璟资本和Tide Capital的投资,在宣布全面在国内发展后又获得了联想创投的投资。借着国内的新基建浪潮,轻舟智航这支新生海归团队在今年一跃成为了无人驾驶的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