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对于历史上的农民,我一贯的印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辛勤的劳动,日子却还是过得很苦。后来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知道在古代如果连续碰上两个丰年,农民所盈余的收入就足以支撑第三年过活,才让我对于农民的生活有了一些改观,但是毕竟这样太平的盛世不多见,加上后世慢慢演化出的苛政杂税与贪官污吏,如果命不好再碰上衰世,战乱频仍的时代,那就更没有好日子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即使是我们中国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农民的日子还依旧还是不好过的。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但一切的变化几乎都是在各种条件先进的城市先发生,而农村较为的落后,回老家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到,外面的一切在飞速的发生着变化,可家中的农村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该种田种田,该浇水浇水,都还是原来的生活节奏。与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一般无二,体会着劳动的艰苦,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与之相对应的,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后果,是思想上的迟滞,因为感觉不到外界变化的刺激,所以人们的思想也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圈里,现在让我的爷爷奶奶去接触最先进的科技,估计就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震惊。

【临其诗境】

今天来欣赏杨万里的一首诗,诗人在生活中捕捉到了一个并不罕见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农耕场景,通过一系列对于场景、动作、言语的白描,完整的烘托出了农民雨中抢插稻秧的迫切与热烈。

我的家在北方农村,并没有过插稻秧的体验,不过普天下的农事,都是要跟着时令和天气走的。不该下雨的时候来一场瓢泼大雨,就会打乱农民既定的生产节奏,逼迫的农民抢收,抢割,抢插。

杨万里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就是南方在插秧的季节里突然下了一场雨,所以农民们不敢怠慢,和时间赛跑,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抢插稻秧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典原文】

插秧歌
宋代: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条分缕析】

由前文的背景可以得知,诗歌表现的一连串动作是迫切而激动的,所以诗歌的节奏也是明快激昂。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14个字中用到了4个动词,抛,接,拔,插,分别表现了丈夫,妇女,大儿子和小儿子在这场战争中的分工与合作,一下子就将这个场景写活了。我们能够想象到一家人在田地中紧张耕种,甚至没时间说话的紧迫感。

后面是对这一家人装束和状态的描写。头上戴的斗笠就是头盔,身上披的蓑衣是他们的战甲,大雨瓢泼,倾盆而下,从头顶一直湿到了肩膀。

这里的意象很有特色,用到了兜鍪和战甲这两个战争相关的意象,实际上就将古代战争带给我们的紧迫感带进了这首诗中。我们经常将一些重大的活动比喻成一场战争或者战役,如最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说法,就是希望给人一种急迫性,更好的提高你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这里则让农事活动里充斥了一股火药味儿,更加紧张刺激。

后面两句加入了新的人物,展现了来送饭的老翁与田中一家人的对话。

老翁来到田边,劝他们吃个早饭,休息一会儿再来干活,田里的四口人没人理他,只顾着低头弯腰,抢插稻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不能这样晾着老爷子,于是有人回了他一句:“别管我们啦,我们活还没干完。你还是先回家吧,照顾好家里的小鹅和小鸭子,别让它们出问题就好。”

最后一句又将诗歌的范围扩大了一层,壮劳力耕田,老翁在家也要照顾小鹅与雏鸭,整个农村生活的场景更加全面,也从侧面将农民生活的辛劳加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