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大家有没有抓知了的经历?

在老家的住的十几年里,抓知了几乎就是我们家夏天的一项必备活动,家庭团建。

傍晚,早早地吃完晚饭,在天还没完全黑下来的出门,带着手电筒,然后家里人分工,一个专门看着树上,一个专门看地面上,眼神不好的就拿袋子负责装。

这样一晚上逛下来,基本也能抓个十几只几十只的,拿到家里腌好,炒着吃或者烤着吃都很香。(抓到好像是知了的幼虫,刚反应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有人觉得吃蚕蛹,吃知了,吃蚂蚱挺恶心的,可是作为从小一直吃这些东西的人,我必须要说真的挺好吃的,而且也不用担心健康和卫生这方面的问题。俗话说得好,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自然长成的东西,怎么说也不如现在的农药残留吓人。

其实知了在古代的诗歌中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他们有一个更加好听的名字,叫做蝉。

在古人的心目中,蝉是喝露水为生的,不食人间烟火,而且又喜欢在高处鸣叫,所以人们就赋予了它高洁傲岸的品格,是很正面的一个形象。

【临其诗境】

高洁傲岸当然是在文人诗中才会出现,在古代的农村生活中,蝉依旧是那个夏天叫声惹人心烦意乱,可以被当作零食的昆虫。

在诗人杨万里的笔下,蝉并不是什么代表自己高洁品格的象征。宋代的文人或许也根本不追求高洁,他们看重人格修养和道德的力量,修炼内心,和高洁却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杨万里一生仕途顺利,更不用说。

所以他写蝉,也只是从农村生活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情趣,这也是诚斋体的典型特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典原文】

初秋行圃
宋代: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条分缕析】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杨万里在初秋季节外出散步,走到一处林圃,随手记录自己发现的有趣事件的一首诗。

第一句有些绕口。落日无情,又最有情,那它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这还要往下看。

落日看似无情,原来却是最有情的一个。在自己即将落下,与世界告别的时候,催促着每一棵树上的蝉,用最高亢的声音为自己送别。

这里用了一个“万”,真正的树木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第一句起的很大,写落日,落日是笼罩天地的一个意象,所以后文的树木景象也要与此对应起来。落日残照笼罩着茫茫的初秋的树林,树上的蝉在一起唱歌,声音汇聚在一起,回荡在天地之间,为落日送别。第一句的气势是很足的,场景也阔大。

第二句与第一句的风格差异很大,从广阔的天地中脱身出来,关注点又回到了诗人自己身上。写的是诗人自己对于蝉鸣的反映,这里的描写也非常的精彩,可以说是每个听过知了叫的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

在远处听着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被蝉鸣笼罩着。起身去找,循着声音一直走到蝉的身边,只有咫尺之遥,可就在这时,蝉鸣消失了,蝉也不见了踪影,不禁让人心生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再一仔细寻找,原来蝉也还没有飞走,可能只是感觉到了危险,所以没有再继续高歌了,战略性沉默自己。

杨万里的诗可爱,受众广,其原因也就在这首诗里,写的场景很通俗,很大众化,贴合农村农民的生活经验,切身的生活体验被人用如白话一般亲切的诗歌写出,当然是很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了。

你们家的知了用方言叫什么呢,我的老家叫“稍欠儿”,有没有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