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太空新闻》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周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套未来五年的商业空间规划。

报道称,航天科工在10月19日于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论坛上概述了发展发射服务、卫星星座和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计划

“未来五年,航天科工将提高商用航天系统的能力,缩短商用火箭发射的准备时间和频率,并对运载火箭的再利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降低成本,”航天科工总工艺师符志民说。

符志民表示,该集团计划到2023年将快舟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增加一倍,到2025年在固体火箭技术方面领先世界。

到目前为止,科工集团已经发射了10多枚快舟火箭。

该集团还将在2025年前试飞一个两级入轨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系统。腾云计划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两级入轨航天飞机,由两级飞机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云计划是一种两级入轨运载器

文章称,据了解,腾云与长征二号F火箭在9月发射的“可重复使用实验航天器”试验无关。

根据之前的报道,腾云将能够将机组人员和货物运送到轨道上,它还可以将卫星送入轨道。2018年,航天科工第三研究院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处于早期阶段。

航天科工计划在2025年前初步完成80颗卫星LEO窄带物联网星座“行云”的建设。该组织的目标是在2021年发射12颗行云2系列卫星。

快舟1A火箭

美媒表示,航天科工由六个主要研究机构、一系列下属公司和单位以及总共约15万名员工组成,其航天业务被视为商业性的,与国家航天计划有一定的区别

除了发射服务外,航天科工的卫星计划还包括行云卫星和156颗鸿云LEO宽带星座。后者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鸿雁星座类似,旨在提供低成本的连接,尤其是在通信基础设施有限的偏远地区。

在4月份的一次会议上,“卫星互联网”被列入“新基础设施”的名单,以获得政府的支持。此举显然有助于为相关公司带来投资。

报道称,以航天科工为龙头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也正式开始运营。火箭生产园占地30公顷,每年可组装和测试20枚固体燃料火箭。预计未来该公园每年可容纳50枚火箭。

快舟-1A由航天科工的商业附属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Expace)运营,由三个固体级和一个液体推进剂上面级组成。它能够将2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SSO)。

快舟11号是快舟-1A的一个更大版本,火箭直径为2.2米,发射质量78吨。它能够向7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输1吨的载荷。

该公司目前正在研制直径4米的快舟21号和31号固体火箭,分别能向低轨道运送20吨和70吨载荷。首次发射预计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及以后。

据符志民介绍,未来五年,该园区还将为每年100~200颗卫星的产品设计、部件制造、装配和测试提供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11从海上发射

快舟火箭将面临国内竞争。她的姐妹企业航天科技集团也生产自己的长征11号火箭,火箭可以从内陆发射,也可以从专门开发的海上平台发射。航天科技的商业子公司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开发的长征11号火箭和捷龙火箭也将在山东省沿海一个新的生产设施生产,用于海上发射。

(作者:孔新 版权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