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0%以上的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其中6-12岁的孩子中,有43%害怕的事物超过7种以上。

执笔:杨十一

编辑:杨十一

定稿:欧阳比文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当成人害怕时他们可以通过,过往的经验去隐藏自己,但是对于很多孩来说他们面对恐惧时,多数都会选择向大人求助。

那么当孩子对你说出“妈妈,我害怕”时,你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面对宝宝说害怕,聪明的妈妈这样做

昊昊今年5岁了,虽然是个男孩子,但在很多事情上却都显得有些胆小,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总是要吵着和爸爸妈妈一起睡。

一次,昊昊妈给他讲完睡前故事,准备离开,昊昊却拉住了妈妈的手,可怜巴巴的对妈妈说:“妈妈,你别走,我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儿子可怜巴巴的小眼神,昊昊妈蹲下来先是安慰了昊昊,跟他说自己睡没什么好怕,每个孩子都是要自己睡的。

接着又问孩子:“你觉得哪里可怕,告诉妈妈好不好?”昊昊说,妈妈走了之后就有怪兽来了,特别可怕。

对于孩子荒诞的说法,宝妈并没有反驳和嘲笑,而是告诉孩子说:“那不是怪物,而是妈妈的朋友,他是替妈妈来照顾你的,等你睡着他就走了。”

昊昊妈并没有像很多家长一样,对孩子说,你是男孩子或是你已经长大了,而是选择以孩子的角度教他如何面对恐惧。

面对“妈妈,我害怕”,家长的四种回应

1)“你都长大了,要勇敢”

第一种回答,也是父母们最常见的回答,但父母们却不知道这种“逼”孩子勇敢,其实这在害娃,勇敢的确是孩子需要的一种特质,但勇敢不是“逼”出来的。

想让孩子勇敢,首先要先让孩子有安全感,只有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才会有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都是假的,有什么好怕的”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概念叫“负强化”,这是指通过否定加深情绪。

孩子的恐惧也是如此,父母的否定,反而会放大这种恐惧,甚至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胆小的,从而恶性循环。

3)“你再不听话,怪兽就来吃掉你”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胆小,多练一练就好了,于是用这种恐吓的方式,想让孩子听话。但其实这种行为只会使孩子加深恐惧。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尔曼曾经说过:“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直面恐惧”。

比起让孩子练胆,吓唬孩子,陪孩子适应和直面恐惧才是正确的做法。

4)“没关系,妈妈保护你”

这种父母也是最聪明的父母,他们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正视孩子的恐惧,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足孩子安全感

当孩子知道自己被保护时,心中的恐惧和害怕也会减轻很多。

当孩子害怕时,我们该如何做?

根据相关研究,儿童在4-8岁时,不能区别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常常会把一些东西误认成生命体,并产生恐惧。

1)给足宝宝安全感

当宝宝害怕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孩子的恐惧感,拥抱和抚摸都可以给他们一些安全感,之后还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一直保护你的”。

并可以虚拟一些场景,比如上文昊昊妈的“怪兽”朋友论,或是怪物离开了,不会再来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了解他害怕的原因,并给出解释

当宝宝平静下来,我们可以问一问孩子,他们害怕的到底是什么,从孩子的角度给出解释,降低他们的恐惧感。

并可以和他们一起做一些简单“恐惧”游戏。

比如孩子怕黑,就陪他在黑暗中做一些“影子”游戏,让孩子通过接触黑暗而脱敏;

当孩子害怕打雷,就多给孩子科普一些雷电知识,看一些雷电的小视频,并告诉他一些雷雨天的小常识。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