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的名义》很火,达康书记更火。达康书记心心念念GDP,他不仅在治理成就中获得满足感,更把政绩视作仕途晋升的台阶。由此,总社君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的改革大吏张居正。

张居正于1525年出生在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一个秀才家庭,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经济改革家。他以对大明朝的无比忠诚和对当时社会深切的忧患意识主导了一场声势浩大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而这场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经济低迷、国库紧张的局面,对缓和了社会矛盾。

那么张居正是怎么进行经济改革的?基本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土地改革。公元1578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对包括民田、职田、庄田、牧地等在内的各类型土地进行清丈,并核实户口数,为下一步税赋改革奠定基础。

2.税赋改革。在清丈土地、核实户口工作完成之后,他把原来名目繁多的徭役,如均徭、杂泛、里甲等合一,对银差和力役不再进行区分,一律以征银代之。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精简了赋役项目、简化了征收手续,从制度上抑制了地方官吏在税赋上营私舞弊、搜刮百姓、侵吞库银的行为,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城乡人口流动。

3.农商改革。一条鞭法使农民可以交纳少量银两的方式合法免除劳役,从而削弱了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张居正看出了商业和农业的密切关系,实施厚农资商与厚商利农相结合的政策,他减轻对农商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的田亩之征和关市之税,一改中国几千年来重农抑商传统,这样就在经济总量上做大了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吏治改革。在张居正眼里,吏治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前提,因此,吏治改革在张居正经济改革思想和措施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他不仅认为大明朝财政困难、社会不稳、民心思变的主因之一在于吏治不清、政治腐败,而且还认为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也是因为只重经济、而轻吏治。所以他就以“考成法”作为整顿吏治的切入点开始吏治改革:各级官府须在政令所言必办之事的期限内进行逐月核查,并以此考核官员的政绩;建立严密的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使各级官员在落实改革政策的每一步上都不敢有所怠慢。所以相比于达康书记作为地委书记只能着眼于GDP发展而言,张居正作为帝国首辅,更有力度整治贪腐。

不得不说,张居正的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刺激了农商发展,直接增加了大明王朝的国库收入,维护了大明王朝统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值得我们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