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
1、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人们只是发现了13根有弧度的夯土柱,但它们排列独特,“墙不像墙,路不是路”,这引起了考古队领队何驽的注意。当时,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陶寺遗址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尧都平阳”,而《尚书·尧典》三分之二的内容讲的都是如何观象授时的天文学知识,因此专家认为陶寺城址理当有观象台建筑。
此后,考古人员用了两年多时间去反复求证、模拟观测。有一次,一位考古人员站在观测点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一道光从土柱狭缝照进来。“那一刻真是很神奇,观察天象是一门科学,古人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掌握,非常了不起。”考古学者张官狮说。
2、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大家公认甲骨文是初步定型成熟的文字系统,但同时也认为在甲骨文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历史。这个残片上的朱书文字表明,早在比殷墟早七八百年的陶寺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文字,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3、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寺遗址铜器。1983年M3296出土。整体似铃形,横断面为菱形,口部对角长6.3厘米、宽2.7厘米,顶部对角长5.2厘米、宽2.1厘米,通高2. 65厘米,器壁平均厚0.28厘米。顶部中央略偏一侧有一小圆孔,孔径约0. 25厘米,很可能用于安置铃舌。铜铃为纯度较高的含铅红铜,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铜铃。
4、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
彩绘蟠龙盘

口径40.5厘米,高8.8厘米。1984年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黄陶,敞口,折腹,平底。内壁磨光,涂褐色陶衣,在其上以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头在外圈,圆眼,头两侧突出如耳似鳍,张口露齿,长信外吐如麦穗。身向内卷,尾部在盘底中心,周身饰双排鳞纹。该龙形实际以蛇为原型,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为一体,表现出沉稳、神秘与威严,颇具礼器性质,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属庙底沟二期文化遗物。
5、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

山西省襄汾陶寺城址大型建筑群(宫殿区)发现的陶板瓦,将我国陶瓦的历史推进了一千年。陶寺板瓦呈平板状,较后来的弧形瓦略显原始。造型呈独特的平行四边形,以穿钉固定、白灰浆腻缝,拼铺起来较牢固。瓦的出现不但标志着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一个飞跃,也从侧面反映了陶寺城的发展水平,暗示了大型建筑群的特殊地位。
6、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史前中亚最大的城址

8、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早500年

陶寺古观象台是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古观象台遗址在今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