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最不喜欢的便是雨天。

出门弄得湿漉漉的不说,居住的这个南方小城,正处于建设之中,每天来往穿梭的大货车,在光秃秃的路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每逢下雨,灰尘在雨水的冲刷下便泥泞不堪。

走在路上,总会粘的满脚都是,偶尔一辆车飞速而过,还会溅起在裤腿之上,这无疑是令人崩溃的一件事情。而且南方的雨,一下则连绵不断,十天半个月不见阳光,连衣服也晒不干,房间里像是要发霉了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不知为什么,尽管在生活中对雨有的种种的不喜,但看到古诗词描写的雨,我却神往不已,沉醉其中。

“小楼一夜听春雨”、“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边丝雨细如愁”、“画船听雨眠”

同样的雨,在古往今来的诗人笔下,有着千姿万态。我认为,唐代诗人中,最会写雨的,莫过于李商隐了。“一春梦雨常飘瓦”写出了雨的迷蒙轻柔、如梦似幻,他的《夜雨寄北》恐怕是唐诗中最为凄美的写雨诗了。

其中《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则是李商隐笔下最有意境的。这个诗名,可能大家没有什么印象,但把全诗下来,几乎人人都会在脑海浮现一幅秋夜听雨图: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公元835年的深秋,李商隐漂泊在外,客宿在一户骆姓人家,这户姓骆的人家,修建一个亭子。李商隐晚上睡不着,便走进了这个亭子,想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体感受着秋天的寂寥与萧瑟,诗人不禁想起了崔雍崔衮,他们两个,是李商隐的表兄弟。他们的父亲崔戎是李商隐的表叔,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李商隐这次旅宿,正是从崔家离开,刚与他们告别不久。

诗的首句,写的是诗人所处亭园的风景。入眼所见,是一片竹林环抱着的船坞,幽静无尘,拥临湖水。湖的旁边,傍水的亭台栏杆,清雅洁净。

通过第一句的描写,我们能够大致想象李商隐当时所处的环境。他倚靠在骆氏亭的栏杆之上,亭子的面前是一片碧绿的湖水,水的另一边,一片修长茂密的竹林,竹林中还有一座隐蔽没有干净的船坞。

诗人通过“无尘”和“清”两个词语,塑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幽静氛围,然而在秋季的夜晚,这种静,不禁让诗人有一种孤寂的感觉。毕竟李商隐,不是看破红尘的隐士,而是为命运前途感慨的漂泊客,有太多的情绪萦绕在他的眉头心上。

他想到了前不久分手的崔氏兄弟,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隔着重城。诗人的相思仿佛化成一只秋雁,从骆氏亭,往长安飞去。秋雁跨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越过高高的城墙,最后落到长安,来到了崔氏兄弟的身边。

痴痴地想了一段时间后,李商隐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的景色。此时已是深秋,连日来阴云不散,霜也下得很晚,应该是要下雨了。

有阴霾天气,使得孤寂更加浓郁了,心中的相思,是以孤计加重了几分,仿佛那不散的秋云压迫在了心头。而读到末句,气氛陡然一变,一种唯美的意境溢于纸上。

深秋,湖中的荷叶已经枯了,望见夜空的阴云,诗人不禁想到,留下的这些枯叶,应该就是留着听雨声的吧!当秋季夜雨落在干枯的荷叶上,会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李商隐这首诗,雨并没有落下,但“枯荷”与“雨声”,似乎让人进入了那种秋雨淅淅沥沥的环境,在这个孤寂的秋夜,在远离亲友的旅途中,在这一片,郁结的秋云当中,能留得这一片枯荷听雨,这真是郁闷中的惊喜,能聊慰相思之情。

这样一片清幽的环境中,没有世俗的喧嚣,秋雨落在竹林之中,落在船坞之中,落,落在湖水中,落在干枯的荷叶上,这是一种多美的意境啊。然而雨听久了,又会感觉自己被世界隔离在外,只听见雨的声音。

这便加深了心中的情绪,加深了对亲友的思念。或许,诗人听着雨,听它空阶滴落到天明。

此诗景中有情,情在景中又融为一体,过去、现在、未来不同层次的空间在诗中交叠,过去是想到与崔氏兄弟的离别,现在是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相思,未来则是那欲下未下的雨。这种极有层次的空间,又通过视觉听觉展现,只觉余韵无穷。

《红楼梦》中,林黛玉说自己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但唯独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林黛玉将诗改了一字,把“枯”改成了“残”,许多人说这残改得好,我反倒觉得,这一改意境全无。

虽然只是改了一个字,但影响却是很大的,简单提三点:

其一,李商隐原句用“枯”,音韵上读来错落有致,仿佛秋雨落在荷叶上一样,声韵与句意完美融合。“残”则少了几分音韵上的变化。

其二,“枯”读来有干枯之感,雨打在上面,则是干枯遇水,感官更加强烈,暗合诗人想体现的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

其三,“枯叶”和“残叶”不一样,就像上文说的,枯是干的,是内在水分的流失,而残,可能是外力导致的残破,雨落在枯叶上的声音,是更加清楚的,也更能勾起人的思绪。

所以说,写诗,还是李商隐更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