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唯物史观产生之前,支配人们思想的主要是唯心史观。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率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了贯彻。但支配社会历史领域的依然是唯心史观,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和不完备性,将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1]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根本性变革。

唯心史观是如何看待历史的发展的?唯心史观至多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背后的根源;唯心史观忽视了民众对推动历史的作用,是英雄史观。实际上,唯心史观只是具有片面性,并非完全没任何道理。如果唯心史观真的是完全错误的,那么人类社会就不会发展到马克思那个时代;因为完全错误的思想竟然可以指导人类走过数千年的历程,这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唯物史观不过是对唯心史观的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在继承唯心史观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对唯心史观不合理因素的扬弃。唯物史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具体而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需要。因为只有科学的理论能够洞悉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能够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和设计,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人们群众意识到人类社会演进的内在规律,从而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唯心史观的合理因素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唯心史观只是看到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思想动机对历史的发展重不重要?当然重要。试想以往的历次农民起义,不都由于农民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满而导致的吗?当然,对这个问题还可以做理论上的说明。恩格斯指出:“历史总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这样就有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了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2]简言之,如果推动社会进步的意志大于阻碍社会进步的意志,那么社会进步就能够实现。因为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马克思把人理解成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具有意志,而意志中最核心的是思想观念。第二,唯心史观忽视群众的运动,是英雄史观。英雄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重要吗?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英雄人物在思想观念、作风习惯、能力素质等方面往往是由于普通的民众,因而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往往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而且英雄人物对历史的重要作用往往容易被人们所觉察到。

唯心史观当然也具有片面之处。唯心史观的片面之处在于,唯心史观考察了思想动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但没有考察思想动机产生经济根源;唯心史观看到了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却忽视了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把人民群众和英雄加以对立。唯心史观并没有认识到“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3]既然历史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理论就应当对历史的必然性加以揭示,并且要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从而“批判的武器”向现实物质力量的转变,进而通过接受了科学理论的人来实现历史的进步。

就唯心史观的合理因素而言,唯心史观同唯物史观并不冲突。唯物史观并未否认思想动机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唯物史观会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层面去考察思想动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经济根源。唯物史观并不否认英雄对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英雄和人民群众从来不是对立的,英雄本身不过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原理,更是从阶级斗争层面考察了历史的发展。“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阶级的产生固然根源于经济因素,但经济因素并非是区分不同阶级的唯一因素,不同阶级所持有的政治立场才是根本性的因素,而政治立场是思想观念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某种层面上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用科学的理论塑造新人的历史。想想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的中国,有多少人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再想想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又有多少人能够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两个历史时期相差也不过30年,但因为这两个历史时期人们所持有的思想观念不同,因而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所爆发出的力量以及前进的速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中国,是军阀混战,普通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非常淡薄,是盘散沙;而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能够把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外,让他们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种差异是如何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自己首先接受了科学的理论,而且自觉地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中国人民。被科学思想武装了的人民群众能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从而能够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推动历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