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卖攻防战火了!

虽然涉及的学校出来否认,这不是阻止学生定外卖,而是为了顾及学生的安全,但明眼人都得清楚,正是学校对外卖的禁止,才出现了火遍全网的外卖攻防战。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受到关注的高校阻止定外卖热门,许多高校更是出台规定专门禁止外卖进校园,为了吃到可口的外卖,学生们也是绞尽脑汁,像辽宁大连这样的透过高高围墙送外卖的场面也并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何外卖会成为高校的敌人,成为被扼杀的对象?

其实,各地高校绞杀外卖还确实有着看似非常充分,说穿了就极其荒谬的理由,比如为了学生饮食安全、减少一次性垃圾、维护校园秩序减少闲杂人员进出,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却无法消除人们对高校封锁外卖是维护食堂承包商利益的指责。

这让我想起了起步阶段滴滴在各地的遭遇。

作为网络约车服务商,滴滴刚出现时是出租车网络叫车软件,并且通过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高额补贴的方式吸引了第一批用户,然而,作为非常精明的社会群体,出租车司机群体只见食而不见钩,成为滴滴网约车软件的最忠实推广者。

在依托出租车群体培养了客户的网上叫车习惯后,滴滴悄然转身上线了社会车辆约车服务,此时此刻,出租车司机群体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卖力推广的软件最终是要革了出租车的命。

回过味来的出租车司机们从滴滴的推广者,摇身一变成为滴滴的抵制者。以笔者所在的鲁北小城山东滨州为例,出租车司机联合起来围堵网约车,集体向地方交通部门施压,导致网约车司机无法只能偷摸接单,一旦被出租车司机抓到,还要被扣车罚款。

一棵小苗破土而出后,想要依托行政手段去扼杀已经非常困难,国家不仅肯定了网约车的新业态,还积极出台细则规定让网约车在阳光下运行,终于让网约车成为今天大家在多数地方都能方便约车的出行方式。

不过,时至今日,在山东的东营、枣庄等地,滴滴网约车至今仍不能运营,在记者暗访时,枣庄出租车司机甚至嚣张地说“你能约到车,我免费拉你”。在东营,不仅网约车无法运营,甚至连能够长距离行驶的共享电动车都被出租车司机群体绞杀,被迫停止运营。

出租车司机抵制网约车,自然是因为对方侵入了他们的领域,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并最终很可能将导致出租车行业覆灭的风险。在这一点上,外卖和高校食堂的过招,真的与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博弈很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以来,无论是大中小学校,承包下校内食堂就意味着稳赚不赔,客流稳定没有竞争,天天被学生抱怨难吃,却别无选择,试问,天底下哪家卖吃食的生意有学校食堂好?

跟网约车的出现不太一样,外卖的出现其实拓展了传统餐饮企业和门店的生意,共同催生了餐饮业的繁荣。不过,对于学校食堂而言,外卖的出现却意味着他们开始出现了竞争势力。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的普及,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放弃食堂转而寻求外卖点餐的时候,食堂自然感受到了威胁。

食堂利益受到损害,反馈到学校管理层,自然而然出现了对外卖进校园的限制。很多人习惯性认为,学校如此着急的维护食堂承包商利益,是因为他们往往与学校领导有着一定关系,维护他们利益就是维护领导面子。

其实,抛开人情和关系不谈,外卖在学生群体的普及,自然损害食堂承包商的利润,进而导致餐厅承包价格下降,也影响了学校的收益。学校食堂虽小,但也是资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让外卖和管理制度形成了矛盾,而且在短期内无法调和。

食堂承包作为高校正常收入的一部分,与承包商也是利益共同体,抵制外卖看似事情不大,其实也是各方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既然大家都站在利益的角度大谈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么,试问一句,学生的利益谁维护了?

就以大连这所高校上演的外卖攻防战而言,如果不是学校禁止外卖从大门口正常取餐,学生和外卖员会想到越过围墙这样的危险方式取餐?学校发现了围墙取餐的漏洞后,还试图安排保安进一步阻止,花钱点了外卖的学生自然不能钱财两空,上演保卫战再自然不过。

外卖攻防战虽然不雅,但平心而论这还是文明的,在山东一家学校,甚至直接把学生点的外卖扔进垃圾桶,从而为学校赢得了登上热搜的荣誉。学校承包费、食堂承包商利润都有人维护,那么,为何学生自己花钱吃饭想吃啥吃啥的自由没人保护?

说到这里,对于阻止学生点外卖的高校,笔者不禁想问一句,你们是拿学生当人培养,还是当成待宰的羔羊,榨取利润?

现如今的高校,往大了说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但又有多少家高校是利润至上,把赚钱当成了自己的主业?

退一万步来说,赚钱也没错,但最起码得讲点规矩吧?老祖宗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外卖威胁到食堂生意,是不是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通过提升饭菜可口度、降低饭菜价格、提升用餐服务吸引学生重回食堂,而不是一纸禁令强行剥夺学生的选择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业态的出现,都会搅动既得利益,而外卖的普及就是对封闭高校食堂的潜在挑战,试图用出租车抵制网约车的方式阻止学生定外卖,似乎不太现实,真想维护自己的利润只能从提升食堂服务入手,要知道,学生并不是鱼肉,高校管理部门也不是刀俎。

也许,有一天,哪家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写一句,“本校可自由点外卖”,并将其作为吸引生源的举措。

只是,不知道高校点外卖自由的攻防战闹剧还要持续多久,至少,这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