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外交部、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同志及国药集团、科兴中维有关负责人与专家将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苗有关情况。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表示,科研攻关组第一时间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布局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个技术路线并行研发,组织全国12个优势团队进行联合攻关,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不减少程序、不降低标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开展研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国的疫苗研发工作总体上是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说已经有13个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4个疫苗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4个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总体上进展顺利,截止到目前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基本出现的都是轻度不良反应,比如接种部位的局部疼痛、低热度发烧等,但尚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验证疫苗保护力国际公认的有效性的指标,在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区和受试人群,以及顺利地组织实施II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开展III期临床试验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科研攻关组将遵照科学规律,依法合规的原则,积极推进疫苗的研发工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在应对境外输入压力和境内反弹压力的过程中,我国有一些人群在抗疫过程中成为了高风险的暴露人群,比如抗疫一线的医疗防御人员,边境口岸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前往高风险国家或地区从事援助的工作人员,还有保持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保障人员,他们都面临着巨大的新冠疫情感染风险。因此,在这类人群当中开展疫苗的紧急使用。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能达到6.1亿剂,明年,中国新冠疫苗年产能在此基础上会有效扩大,来切实保证中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新冠疫苗的需求。

而关于普通民众什么时候能够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对此表示,目前国内已经开始了紧急使用新冠灭活疫苗,中国生物已经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能够保证充足、安全的疫苗供应。未来,将按照"高风险人群、高危人群、普通人群"顺序安排接种。高风险人群指的是医疗防疫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去高污染区域的国家工作人员、保障城市基本运行的人员;高危人群指的是,老人、儿童、孕妇、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不管在什么区域,只要符合人群特点,都将纳入优先接种考虑。新冠疫苗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它的定价不以供需为定价基础,而是成本,新冠疫苗的定价一定是大众接受范围内。

此外,10月1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在其官网发布的一份中国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指出,临床I期和II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名为"BBIBP-CorV"的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及安全性表现都很好。不仅在18到59岁的健康人群中产生了有效免疫反应,更重要的是,在60岁以上的年长者群体中同样安全有效。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透露的消息,全球至少有10个新冠疫苗项目进入Ⅲ期试验阶段,其中有4个项目是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

此外,由于中国已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对于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还会提供必要援助,来提高新冠疫苗的可及性。

针对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美国彭博社称,"中国的加入,填补了特朗普拒绝该计划后,此领域全球卫生领导地位上的空缺"、"中国的这一举动,与美国形成了'积极对比'"

(文/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