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众神之一,据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长期以来,学界一般认为女娲之名并非是某个人的名字,很可能一个部族之名,她被视为漫长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的代表,也常被看成“中华文明的始祖母”。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女娲的形象和事迹逐步神格化,并通过神话的形式逐渐保留下来。流传下来的记述中,关于女娲的事迹凡有三款:一,女娲造人;二,女娲补天;三,女皇之治。其中,女皇之治,被理解成为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学化重构,女娲“抟黄土作人”多被解释是制陶技术的发明在神话中的投影。

关于女娲补天一直却未有合理性的解释,本文拟从天文学的角度,对这一神话故事重新加以解构。

一、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的文本分析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极为绚丽,以往古书记述多不甚全,笔者在此略举几本有代表性的记述。

女娲事迹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中:

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鍊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不难看出,《列子》已经构建起来女娲五色石女娲补天的基本框架。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对于女娲补天有以下的记述: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通过上引文字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出“往古之时”的先民们面对的是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除猛兽鸷鸟之外,更面临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其它各句均好理解,唯独“火爁焱而不灭”这一句实在难以解释。“爁焱”即有蔓延之意,“火爁焱而不灭”即大火蔓延不能熄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文中最早描写女娲补天题材的是南朝梁代江淹的骚赋《遂古篇》:

闻之遂古大火然兮,水亦溟涬无涯边兮,女娲炼石补苍天兮,共工所触不周山兮。……

从内容成分来看,文中已经形成了女娲补天神话中的三大基本要素:水火之灾,炼石补天,共工触不周山。关于上古时期的水患,已有“大禹治水”传说以予佐证,对众多文献都提及的大肆蔓延火灾却无其他直接的佐证,与之相类似的只有“后裔射日”的传说。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于是大羿(后羿是夏代的人物,后裔射日的说法系误传)张弓搭箭,射去了九个太阳,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从此大地才不复燥热。

两次巨大的灾难,并不在一个时期,射日发生在尧的时期,而补天则是在更久远的“往古之时”。关于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清朝琅琊人王陨在《天外来客---陨石收藏录》一文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盘古开天辟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四海一统,其乐融融。不意太阳爆,陨石降,竟至石破天惊,四极废,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娲补天于高山之巅,羲和浴日于东海之滨,救得万众生灵。

清朝人王陨第一次试图用科学的态度来探讨补天之谜,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然而,单单陨石的坠落,似乎不能够带来令“火爁焱而不灭”、“焦禾稼,杀草木”的巨大能量。笔者是一个业余的天文爱好者,在查阅天文学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女娲补天,乃至射日的传说很可能都与船帆座超新星的爆炸有关。

二、船帆座两次超新星的爆炸

星座是西方人根据星空亮点的分布状况而进行的人为划分,船帆座船帆座是古南船座的一部分,直到1750年才被独立分化出来。在船帆座内最有趣的深空天体是行星状星云NGC 3132(昵称为八裂星云),也是在这个星座内令人感兴趣的船帆座超新星爆炸后的残骸。

八裂星云(NGC 3132)是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科学家沃恩等人所首次发现,据他们1968年在《nature》上的文章指出,八裂星云是船帆座的某颗超新星爆炸后的遗骸,此次爆炸发生在距今11,000至12,300年前,它是我们所知最靠近地球的超新星遗迹之一,距离地球仅800光年。此后,各国的科学家对此星云进行了密切的研究,1998年,科学家在在使用成像康普顿望远镜(COMPTEL)检测来自钛-44核的γ射线衰变时,在八裂星云的内部发现的另外一个超新星遗迹:RX J0852.0-4622(又被称为Vela Junior),它一度被被认为是另外一颗超新星爆炸的结果。然而,据王致悦等人在2013年发表的论文显示,RX J0852.0-4622的物质并非是来自于另外的某颗超新星,观测证据指出RX J0852.0-4622应属于船帆座超新星遗骸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物体,即系该超新星二次爆炸,能量释放较第一次弱,爆炸时间是在约5000年前。

啰嗦了一大段,其大体意思有二:第一,帆船座的某颗超新星分别在约10500年(取中位约数)和5000年前,发生了两次爆炸;第二,超新星爆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由于距离距离较近,在八百年后(距离是八百光年)地球接收到了巨大的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抬高了地球的温度,而后面一次爆炸产生的能量虽然稍微少一些,但都发生了森林火灾、禾木枯死等现象。

这不仅在技术上恰好解决了中国女娲补天神话中,“火爁焱而不灭”,这种严重的火灾,和和后羿射日神话中“焦禾稼,杀草木”这样稍弱一些的火灾。时间上也刚好可以对应。女娲被神化的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在文本传说中的映照,而发端于一万年至八千年前农业革命则使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到了父权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恰好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通过对女娲形象的改造,使之神格化,而四千年前也恰好就是传说中的尧舜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其他文化的相关佐证

补天的传说,并非只有汉民族所独有:在中国青藏高原边缘的雅安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农历正月二十“补天节”这样的节日安排;在中国云南省弥勒县西山一带流传的彝族支系阿细人史诗《阿细的先基》中也有补天的传说,其中说到以黑云作补天的的布,黄云作补天的线,长尾巴星星作补天的针等。

据复旦大学金力院士等的研究,汉藏语系形成于9000年前中国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其中汉语语族、藏缅语族分流时间在5900年前,即揭示出粟作部族南迁的轨迹。青藏高原边缘的雅安和云南弥勒都属于粟作族群进入缅甸和青藏高原的必经之路,当地人们所保存的关于补天传说,可以说明,补天故事至少建构于汉藏语系分流之前,乃至是其形成之前,而《阿细的先基》的补天叙事与汉地存在差异,这显然是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异变的结果。

约10000年前的爆炸,并未能够完全摧毁船帆座的那颗超新星,它仍然有一定的亮度。苏美尔学专家乔治·米查诺斯基在对楔形文字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较早的泥版文书记载中大量出现对同一颗星的记录,因此他提出了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与这颗星有关的假设。1980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学家里查德·斯特塞经过精确计算,在6000年前那颗超新星的光芒可以与太阳同辉,夜晚与月亮并悬。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超新星大爆炸完全就是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可以想象它给早期人类带来的是怎样巨大地心理影响。而当时中国尚未有成熟的文字,但也留下了“射日”传说。

结语

“补天”和“射日”的神话的原型,都是因为船帆座超新星的爆炸为地球带来了过多的能量,迅速抬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仅使地球走出了漫长的冰河世纪,甚至使人类处于灾难之中,而导致例如猛犸象等动物的灭绝。

无论是“女娲补天”,还是“后裔射日”都是人类早年时代,面临天崩地裂、水深火热的的危难时刻,以拯救人类的英勇气概而进行的,因而显得气壮山河,豪迈无比,影响深远,如后代儒家思想的济世补天观念,庶几也渊源于此。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安:《淮南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司马贞《史记索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范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江淹.《江文通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Large, M. I.; Vaughan, A. E.; Mills, B. Y. A Pulsar Supernova Association?. Nature. 1968, 220 (5165): 340. doi:10.1038/220340a0.

[6] Cha, Alexandra N.; Sembach, Kenneth R.; Danks, Anthony C. The Distance to the Vela Supernova Remnan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1999, 515: L25–L28. doi:10.1086/311968.

[7] P. Slane, J. P. Hughes, R. J. Edgar, P. P. Plucinsky, E. Miyata, H. Tsunemi and B. Aschenbach. RX J0852.0-4622: Another nonther- mal shell-type supernova remnant (G266.2-1.2). The Astro- physical Journal, 2001, 548(2): 814.

[8].Zhiyue Wang.Vela Jr.: Ejecta-Clump Interaction in the Vela Supernova Remnant.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1 No.2, 2013-04-30

[9]Menghan Zhang, Shi Yan, Wuyun Pan & Li Jin.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Nature.2019,569, p.112–115 .

[10]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阿细的先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11]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