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已经五岁了,但身高和体型看起来并不像同龄人,反而和四岁的小朋友差不多,又黑又瘦,个头也并不高。据朋友说,自己家的孩子很喜欢吃零食,但是非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挑食。

朋友每天都在为三餐头疼。其实,孩子不爱吃饭这个问题用“鲶鱼效应”即可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究竟什么是“鲶鱼效应”呢?

在挪威,市场上卖的活鱼价格要比死鱼贵很多。渔夫在每次打渔的受总是想方设法让沙丁鱼存活几率高一些。于是就有渔民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往沙丁鱼中放入它们的天敌——鲶鱼。

鲶鱼到了陌生的环境就会四处游动,引起沙丁鱼的恐惧,沙丁鱼就会四处躲避、逃窜、不停地游动,最终提高存活率。这就是鲶鱼效应。

为什么孩子总是挑食

1.活动量少

现在的孩子们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在外面玩,他们基本上都被关在家里。在家里活动的范围很小,就导致他们的活动很少。而如今电子产品对儿童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使儿童能够对着手机和电视一坐就是一天。

所以身体的消耗量也较小,自然感觉不到饥饿。长时间保持这种习惯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食欲下降,因此家长最好在餐前带孩子去消磨时间,平时还可以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零食分量太多

父母为了看孩子的时候省心一点,经常会用零食让孩子保持安静。这没什么不对,但请记住一点,就是在孩子进餐前一小时不要给他任何零食,以免影响正常进餐。

而且,平时在给孩子吃的零食中不要选择口味太浓的。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味觉,让孩子会对日常饮食失去兴趣。

3.微量元素的缺乏

儿童若超过3岁仍挑食厌食,身体较瘦,体形也比同龄人矮一截,父母就要考虑儿童是否是因为长期厌食而缺微量元素。最好的办法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了解病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不仅会导致挑食,身形矮小等问题,还会导致贫血、厌食等症状。

4.追赶式喂养

这种行为尤其在老人身上尤为明显,很多老人认为孩子不能独立吃东西,需要喂养。当孩子们在吃饭的时间依旧在玩玩具和看电视时,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和老人必然会追在孩子后面喂饭。这种行为会引起孩子对吃饭极大的反感,甚至是顽强抵制,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也会从挑食变成厌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利用鲶鱼效应让孩子爱上吃饭?

1.避免少食多餐

有的孩子总是在吃饭时心不在焉,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要看电视,或者直接吃进去食物嚼一嚼再吐出来。对于这类孩子,家长总是自以为很有耐心地采取少食多餐的办法。

大多数家长的想法都是:孩子只要吃饭,吃多吃少都可以,一顿吃得少,多吃几顿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这种用餐方式更适合要减肥的人,而不适合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因为这种方式会减少饥饿感,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吸收,更不利于孩子吃东西。

2.使用科学的配餐方法

家长在做饭的时候要注意素食搭配,营养均衡。很多时候,家长决的饮食习惯而决定孩子吃什么大,但为了孩子能够接受自己所吃的食物,家长要尝试在每餐中加入菜,肉,蛋白质,面食,汤等等。

另外,餐具也要尽量做到美观。据科学研究显示,暖色的餐具会极大地增强人的食欲,因此,如果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可以尝试用一些粉红色,大红色等餐具,激发孩子吃饭的欲望。

用良好的就餐环境激励孩子

依据鲶鱼效应原理,增加激励手段,让视鲶鱼为天敌的沙丁鱼不敢放松警惕。在对待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上,也可以用激励的方式来引导。

良好的就餐环境可以极大地增进孩子对于食物的兴趣,而和谐的就餐环境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进餐的过程,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孩子如果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大吃大喝,心情都很愉悦的样子,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不仅如此,孩子还会主动尝试和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主动提出要吃这个或者吃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