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收藏行业,有很多词汇,平时大家都在用,用了之后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离开这个行业后,这些词汇就不见得会使用。有些词汇,如果不明白它的意思,还容易闹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专用词汇也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而流行的,在网络普及之前,有很多词汇是地方性的,只是在小的地域范围内流传。后来随着网络兴起,有些词汇也慢慢扩展到全国了。

比如“打眼”,“打眼”的意思是买错东西了,我“打眼”了;“捡漏”,捡漏就是我今天捡到便宜了,捡漏了;“掌眼”,掌眼就是请一个内行的人帮我看看东西,帮我掌掌眼等。

还有“插蜡烛”,插蜡烛指上门去收东西,比如一个宝贝,我能卖2000元,那么我一般是1500元之内收下它,可以赚点钱。结果1500元之内收不下来,为了防止宝贝被别人买走,我会报一个更高的价,比如3000元,货主还不卖的话,插蜡烛就成功了,你走后,后面的人想要在3000元之内收下这宝贝的可能性是很小了。

“皮壳包浆”,指的是东西生成制作完成后,再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氧化,所形成的外表特征。比如老农的锄头柄上发红的表皮就是皮壳包浆。不同的古玩有不同的特征,所有的古玩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氧化。

如果你去买东西,看出东西不对,一般也不明说东西不对,而是会委婉的告诉对方“不喜欢”。

如果你看到有人平时玩的东西不对,人家还要来请教你的时候,一般会告诉对方“喜欢就好”,其实也是在婉转的告诉对方实情。

有些词汇,如果不清楚它的意思,容易造成误会,比如对钱的金额的表述,古玩行里对钱的金额,说的不是正常的价值数字。

比如一百元,它不说一百,会说一块钱,把面值缩小一百倍来表述。这一点全国很多地方是通用的,大家都明白它的意思,只有个别地方它说的一块钱不是代表一百,而是一万元,这个流行范围比较小。

曾经在一个县城,有位老太太拿着一个康熙时期的青花将军罐,想卖给一家古玩店。古玩店老板看这将军罐不错,就说:“我给你80块钱。”,老板说的是行话,意思是我出8000元,平时都是这么说的,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老太太不干了:“这么大的罐子,你就给80块钱?我肯定不会卖的。”老板问老太太想卖多少钱,老太太说:“至少2000元。”老板知道老太太是误会了,但是毕竟是开店做生意的,老板也不再解释,最后以2000元收下了这罐子。

另外有一次,在某个古玩集市上,摊很多,里面已经摆不下,很多摊就摆在外面的路边了。路边就会有市民路过,这些人平时是不涉足古玩行业的。

有个小伙子经过一个摊位,看到有个玛瑙的小雕件很精致,看了非常喜欢,就问老板卖多少钱,老板告诉他:“5块。”小伙子觉得5元钱,不贵,就掏了5元钱给老板。老板愣了一下,知道他误会了,解释道:“5块是500元的意思。”小伙子就不乐意了,五百就五百,你跟我说5元是啥意思,当场就发火了。幸亏旁边的摊多,逛的人也多,在大家的劝说下,小伙子才骂骂咧咧的走了。

古玩收藏行业里的专用术语,如果罗列一下的话,几十上百个是有的,比如“看新”、“惠让”、“生坑水坑”等,如果你有心进入这个领域,那么有些术语的意思,是需要明白的。

本文由至宝古美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