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是微缩的三界六道、佛国净土。盆栽,则是微缩的明山秀水、幽深园林。

广东人的闲适,早茶之外,更明显地体现在他们对花花草草的感情上。作为“花城”的广州,更是如此。也正是这样的群众基础,最终造就了岭南盆景的声誉。广东人爱花爱盆景,是因为本地气温适宜,水土充沛。再者还因为,城市里的人们工作繁忙,显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游山玩水。既然不能远赴深山寻幽,近处观景也不错。

从文化上寻根探源的话,广东园林对盆景的盛行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广东有特别出名的四大园林:佛山的清晖园和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这几个园林相距并不远,也正是这几个地区,成了今天广东盆景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这几个园林的很多景点要是弄成微缩模型的话,定是今日广东盆景的风格。

在以翡翠闻名的平洲,每年都有隆重的花市,花市之上的盆景也蔚为大观。佛山的盆景盛行,有最好的先决条件:石湾陶盆器,是创作盆景的最佳配角。石湾陶盆在造型、画面、设计上,丰富多样。造型有高筒、椭圆、扇形、方形等,画面则以花鸟、山水、人物、走兽、瓜果、蔬菜等图案为主,以浮雕手法表现。釉色古朴雅致,与花木栽养和观赏协调、和谐,形成了岭南盆景一大特色。

和玉雕不同的是,盆景一定是活着的、可以成长的艺术,也称得上是时间的艺术。我享受它,喜欢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每一天都会有一点点变化,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吐出新芽、长出新枝,然后你又要重新和它们交流、对话,重新去打理整个布局,特别有意思。

然而,对于玉雕和盆景艺术来说,面临着同一个难题,那就是:人工干预的比例到底如何才合适?打理得过于精致的盆景如同一个化了浓妆的女子,失去本色。可如果放任树枝的生长,疏于打理,同样也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音对牌

作品取材于一对糯化底带翠飘花质地的镯心,肉质细腻,翠色清爽。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里阿弥陀佛的左右侍胁。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观世音手持净瓶,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作者运用浮雕的技法,将翠色化作菩萨的莲花宝座,将白肉化为二位菩萨的宝身,菩萨一手靠莲花,优雅自然地侧坐于莲座之上,面容慈祥,飘散的几片翠色又化为随风而起的片片花瓣,仿佛扫净人间愁云浊气,滋润世间祥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日如来

正如同翡翠雕刻,要处理好工与料的关系,首先要读懂一块料。翡翠之中当然存在完美的、完全没有任何雕刻必要的好料,但对于雕刻创作者来说,面对一块有瑕疵的翡翠,正如同制作盆景一般,要以最为适合的、合度的修建,呈现出它蕴含的所有美感。

如何删繁就简?就是断舍离。盆景和玉雕都是减法的艺术,把最好的保留,把坏的、无用的去掉或者加以转化,这样更有利于主题的表现。有舍必有得,不能轻视受众的审美想象力。就算是去掉的部分会造成主题的残缺,受众照样能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全,并且通过想象补全之后,产生的审美层次会更丰富。

盆景和玉雕同属于以小见大的“容天地于方寸”的微缩艺术。盆景中有“形小相大”的说法,放在翡翠雕刻上,估计再让人欢喜不过。而实际尺寸小的东西看起来很大,实际上是对线条动感的考量,再就是对空间感的把握,这何尝不是和玉雕异曲同工?

白度母

盆景也一定是要有精神的,要传达出某种态度。相比表面的靓丽,我更能接受一棵树的龙钟、清癯甚至古怪,因为我能从它们身上看到漫长岁月磨砺出来的求生意志,以及坚韧的美和生命的尊严,好像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这种审美趣味,也许与我从事的翡翠雕刻有关。要论漂亮,一块再好的翡翠雕件,也比不上一块满绿的冰种蛋面。雕件,正因为有工艺的要求,所以就更要体现漂亮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药师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国清

1982年生,福建莆田人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创作题材广泛、构思严谨

技法多变、工艺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