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们不知道曾静案,但一定听说过文字狱,文字狱在清朝转盛的开端就是曾静案,这个案件发生在雍正六年,当时震惊朝野。

曾静就是当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穷秀才,因为读了几本书就觉得清朝将亡,于是找了甘陕总督岳钟琪,妄想借其之手起义。

曾静也是听说岳钟琪这个人因为功高受雍正猜忌,才想试试拉拢他,谁知道岳钟琪是个对雍正帝忠心不二的大臣,他收到谋反邀约的当下就将事情上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

按道理说,有人想造反不是什么新鲜事,真正气到雍正的是信里的内容,信里头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

因为当时的雍正勤于政业,好不容易治理出一番风景,却被坊间谣言如此抹黑,还被断言大清将亡。

面对此等狂妄之徒,雍正居然选择保全了曾静的性命,一直到雍正去世,乾隆上台,曾静才被凌迟处死。

雍正留下曾静,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来戳破曾静所谓的雍正十大罪名,虽然这其中有不少是雍正刻意做给曾静看的,但不妨碍让曾静黑转粉。

可此举编写成书去各地宣导,就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而雍正恰好就做了这等糊涂事,不仅没有洗白成功,事情还越描越黑。

受牵连的文人

《大义觉迷录》编书的初衷就是想驳斥民间对他指控的十大罪行,只不过百姓不买账,还为皇家造成了极为负面的效果。

这些事乾隆大概都看在眼里,才会上台后以诽谤先帝之名处死了曾静,以及叫停了《大义觉迷录》的宣讲,并将其进行收回。

除了编书,雍正当时还做了这样两件大事。

一件就是揪出曾静思想主张的核心影响人物吕留良,对其予以了严惩。

残酷的是吕留良在当时已经过世好几十年了,才还挖出来鞭尸,连带家人与学生弟子,不是处死就是流放,吕留良死前留下的作品也被尽数销毁。

可算是轰动一时的“文字狱”了,还留下了吕留良遗孤吕四娘的传说,对当时的思想大家来说,这算是杀鸡儆猴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留良

另外一件事就是对岳钟琪削兵权,一直到雍正死去,岳钟琪都没有从牢里出来过。这件事也跟曾静案离不开干系。

在当时的雍正看来,岳钟琪确实是岳飞后人,还有个明晃晃的汉人身份,再加上手握重兵,来拉拢他造访的有一个曾静,就有可能出现千千万万个曾静。

一次策反不成,大概来几个洗脑厉害,难保岳钟琪哪天不犯上作乱,自古君王多猜忌,雍正对岳钟琪从信任变成提防也是必然。

雍正十年,雍正终于等来岳钟琪犯错,岳钟琪的部将在哈密遭遇偷袭,遭遇“小败”,在雍正的暗示与支持下,朝中大臣开始疯狂弹劾岳钟琪。

就这样,岳钟琪被罢职议罪,本来是被判以“斩立决”,雍正还是念其功勋以及“岳飞后人”的身份,改为“斩监侯”,这也全了雍正的仁政。

苦的是岳钟琪,自从被投入大牢后,一直至雍正去世,都没有被放出来过。

总而言之,岳钟琪是让曾静坑惨了。

岳钟琪

按常理看,曾静一个乡野穷书生是和谋逆之事搭不上边的,他怎么就想“反清复明”了呢。

就曾静的背景看,清湖南永兴县人,以教书为生,感觉就是普通读书人,很大可能是他周围人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远不如他,加上对外部的事物接触与了解的渠道又非常有限,才会容易自满自大,以及被吕留良的思想影响和轻信坊间谣言。

吕留良乃当时的著名学者,明朝灭亡后,他就参加了“反清斗争”,结果,寡不敌众,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放弃。

还自创门户,在家中收徒弟,拒绝他人的一切好意,官员劝也不听。更严重的是他宁愿做和尚,也不愿意做官,这很可能是被逼急了。

于是吕留良就一直躲在寺中,进行了他的著书立说,其书主要内容就是含有:反对清朝的统治。其文章的影响非凡,引起了很多文人的注意,曾静就是其中一个。

至于坊间谣言,雍正最后有揪出始作俑者,就是胤禩的同党。“九子夺嫡”其中一子就是胤禩,雍正成功上位后,就将他和他的同党流放到了广西。

乾隆

胤禩被软禁,站队胤禩的人也是自知仕途无望,难免对雍正心生怨恨,于是就在流放途中散播黑料,口口相传,很快各地都知道雍正的“黑料”,自然也就为曾静所知晓了。

整个案件看来,雍正不杀曾静,根本就不是宽容,他就是想借这个案件来收买那些文化人,告诉他们自己才是正统的,为了政治目的的需要,他必须要树立一个反面人物,同时也要展示他的仁德,要树立一个榜样。

而且我们看到雍正对吕留良的做法更狠,人都化白骨了,还挖出来挫骨扬灰,更说明雍正留下曾静就是为了打压那些“嚣张”的文化人,用敌人的矛来攻敌人的盾,不然此案也不会直接导致了文字狱的兴起。

雍正死前还让乾隆不要杀曾静,而乾隆上位就给杀了,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雍正保曾静多年也没让谣言停止,《大义觉迷录》在民间传播效果也一点成效,人们对雍正“弑母、杀兄弟、暴政”的印象依旧没有改变,反而有越抹越黑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义觉迷录》

不得不说,虽然雍正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做了许多实事,但在这件事上是雍正糊涂,乾隆反而做对了。

不过也赖不得他,雍正上位诸多争议,皇位未稳,走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乾隆就不一样了,因为乾隆时期格局已定,杀了曾静正好可以警示那些反清复明的人。

所以说父子这一放一杀都是有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