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小康网报道,中国芯片被“卡脖子”后,很多人都在担心中国芯片和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有不少人对相关企业突破现有技术限制表示了悲观。但日本媒体却对此有不同看法,其同时提醒美国:中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依然存在,小心中国再次弯道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特朗普政府目前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限制主要是在技术设备上,而使用的方式更多是贸易手段。但很显然,美国本身虽然对于各国的贸易影响力很大,其货币和“经济霸权”却已经是“夕阳西下”的状态了,这就使得很多依靠中国市场来进一步发展甚至当做未来生存土壤的企业试图“曲线救援”的想法。实际上,在特朗普禁令出现后全球甚至美国国内就有不少依靠出口技术和中国市场获利的企业向美国提出“豁免”请求,尽管特朗普并没有批准,但这至少说明了很多的企业都在为此努力。

另外,日本经济新闻对此表示,中国的发展速度本就很快,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下,已经有数千家企业“拔地而起”,而包括联发科在内的一些技术厂商实际上也为了自身的收入努力同这些新型企业进行交易,其中一些设备就极有可能通过这一渠道转卖出售,从而缓解当前的芯片短缺局面。因此,从短期来看,现有贸易上的限制实际上并不能完全阻止一些必要技术或者设备的进口,这种“单边贸易”的封锁有被突破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还必须要知道的是,目前被卡脖子的实际上更多是在设备领域,技术上实现突破从长期来看并不是一个问题。芯片制造一直以来都是以在同一片材料上实现更多、更细、更密集的电路刻画来实现其更新迭代,这就要求设备的精度要高,就像通过削笔刀削铅笔可以让笔痕越写越细一样。从设备层面来说,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削铅笔”以写出更细更密集的“字”,这也是短期内高端芯片难以生产和制造的原因。

但随着“智能化”和“立体化”技术的发展,“削铅笔”已经快到极限,也就是常说的“摩尔定律”快走到头了,人们开始试图开始在“立体化”上下功夫。换句话说,以前是一张纸写字,笔尖越小写的字越多,现在人们可以将两张甚至更多的材料堆起来在立体空间里“写字”,粗细不同的“笔”或者说“光刻机”,粗的用两层细的用一层都有实现同样效果的可能,这就使得在更多空间里塞东西的办法成为了提升传统“摩尔定律”发展潜力的方向。在这一块领域,虽然发展难度也并不如何低,但相对“削铅笔”要求有全套极为精密的需要大量时间的设备相比显然要好多了。

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说,为了解决短期内的需求,可以不需要花大力气来研究更为精准的光刻机技术,只需要在“立体化”层面进行研发就能解决当前的困局甚至于最终实现“弯道超车”。毕竟从技术发展速度和投资角度来看,各国在芯片的“立体化”层面都没有太过领先的发展,更没有全面封锁的可能,中国的科技行业迅速发展、人才因为疫情等原因大量归来,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齐心”共同应对困境的想法已经逐渐统一,对于半导体和芯片产业的投资也越来越重视,再一次突破技术封锁同时“补齐短板”也并不是不切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