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作为文学期刊,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早期用名《北京文艺》,在1980年前后改名为《北京文学》。

1960年《北京文学》因发表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时期之后,《北京文学》更是佳作迭出: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邓友梅的《那五》、陈建功的《丹凤眼》和《飘逝的花头巾》、余华的《现实一种》、刘震云的《单位》、刘恒的《伏羲伏羲》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名家名篇。

林斤澜1986年担任《北京文学》主编后,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成功地推出了余华,活跃于先锋文学的文学新阶段。

如今《北京文学》创刊70年,出版了70年来一系列经典作品合集,《人间逍遥客》是其中一本中篇小说集,开篇就是1988年第一期刊登余华《现实一种》,文字依旧让人回味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余华与《北京文学》

余华,23岁时在浙江海盐县的武原镇做牙医,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休息时间就站在医院的窗口瞭望,他想:一辈子就要站着这里?一辈子做不喜欢的工作?

文化馆出入的工作人员,看起来游手好闲,进文化馆成了余华激烈的愿望。于是一边拔牙,一边写作,把小说寄给杂志社,听天由命,退稿再寄下一家。

但很快就开始迷茫了,思考接下来的人生是该写作还是当牙医?

有一天,收到来自《北京文学》的薄薄的信,退稿经验丰富的余华,一眼就看出有戏,果然是编辑写来的,她发现了余华作品很特别,从此之后一直通信帮助和鼓励余华,这名编辑叫王洁。

直到有一天,余华接到一通北京打来的长途电话,余华猜到一定是《北京文学》,激动的接听了编辑周雁如的来电,通知余华的三本小说都要发表,其中一篇需要修改,希望立刻来北京一趟。

改稿期间的车马费、餐食费都是《北京文学》报销的,第一次来北京的余华虽欣喜若狂,但并没有声扬这第一次出远门。

1984年从北京改稿回去的余华,在海盐这座城轰动了,不到一个月,如愿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工作。

在《北京文学》上发表初期作品有短篇小说《星星》、《竹女》、随后是《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等短篇小说。这是余华的初期写作时期,

1987年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一九八六年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我隐约预感到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态度的确立......”

1988年第一期刊登了余华的小说《现实一种》,32年后,这次在《北京文学》70周年经典作品系列丛书中,小说类第一篇就收录了经典之作余华这部中篇小说。

02、作家与文学期刊

新中国文学在五四运动之后,受历史影响,主流文学一直徘徊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上。

当八十年代初期,受欧美文学影响,中国文学的界限被打破,现代主义文学逐步形成,很多作家会谈到初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乡村医生》等荒诞、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一种》是余华早期的作品。小说由小男孩皮皮无意间的杀害开始,随后局面失控,山岗山峰两兄弟相互厮杀,整个故事暴力而血腥。一家七口三代由一个孩子的失误,引发的一连串血案,直至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去读,都令人震撼,可想而知,在八十年代末,这样的小说将会引发多大的影响。

对于余华来说,《现实一种》不仅是余华个人创作风格的变换,也代表着中国文学正在一条通向世界的开怀,《北京文学》作为文学期刊率先选登余华另类残忍、冷酷书写死亡的“先锋文学”,引起了文学界的轩然大波。

余华的随笔集《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中解释说他意识到司汤达、福克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们,写到关键处,就会关闭人物的内心,开始用残忍和冷酷的笔调,叙事一种家庭的疯狂,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写作尝试这种风格:

“当人物最需要内心表达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同时让他们的眼睛睁开,让他们的耳朵竖起,让他们的身体活跃起来,我知道了这时候人物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只有它才真正具有了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

这显然是先锋文学的雏形意识,叙事特点小说技法注意调整叙事话语和故事之间的距离,追求故事中历史生活形态的不稳定性等,但叙事话语的个人化特点,如叙述人角色的设置,故事人物的符号化,叙事圈套,叙事猜测等,又使他们的作品面目各异而显得摇曳多姿。

正是这种对文本形式及其结构叙事空间的探索,不仅为这些作家赢得先锋派的称号和评论界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先锋小说的出现为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

《北京文学》自创刊以来,一直是以传统现实主义的风格为主的,林斤澜任主编,他勇于发现新人、文学的多元发展以及他个人的趣味,使得刊物出现对先锋文学的关注与探索。

《北京文学》在1988年第一期就《现实一种》,新时期文学正经历嬗变,作家的创作方式正由过去的单一转向多元,先锋文学由此产生,也受到足够的重视。

随后先锋派文学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从肇始之初的“先锋实验小说”到所谓的“返璞归真”,先锋派的作家们走出了一条饶有意味的文学创作之路。

80年代中后期,除了余华,还有马原、洪峰、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

《北京文学》在文学期刊的地位也走向权威,推出了很多经典作品像《在静静的病房里》、《话说陶然亭》、《内奸》、《爱,是不能忘记的》、《风筝飘带》、《丹凤眼》、《受戒》等等。

《北京文学》占了时代的先机,也顺势成就了刊物关注时代、介入现实的传统。而有了《现实一种》的鼓励,余华在1992年创作出惊世骇俗的长篇小说《活着》,每一部重要作品的出现,都是作者精神和艺术的,也是一次中国文学之路的逾越。

跳腾

作家和文学期刊在中国文学发展上是密不可分的,传统媒介编辑超前的文学判断眼光,把作家推向文坛,让作品熠熠发光,同时作家的作品,是文学期刊的灵魂和活路,不仅对出版业,更是对中国文坛的推动。

写在最后:

就在前两天,10月13日迟子建《候鸟的勇敢》获得了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对于一位成熟的作家,她的作品就是思想和文学的成长行径。

2003年第七期的《北京文学》刊登迟子建的中篇小说《零作坊》也收纳在这次70周年的丛书系列中,除此以外,还有邓友梅、徐小斌、刘恒、刘震云、李佩甫、毕淑敏、谈歌、蒋韵、叶广岑、李唯共12位作家的12部中篇小说。

这本《人间逍遥客》是其中一本中篇小说集,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988年第一期余华《现实一种》,最近的2008年第十二期叶广岑的《状元媒》,共六部作品。见证了中国小说20年的文学历程。

在纸媒刊物日益消沉时,作为老字号文学刊物《北京文学》在2003年增加了“中篇小说月报”版,顺应了那个阶段《北京文学》的改革,顺应了杂志向读者、向市场靠拢的大方向。同时,其权威刊物也给新作者以宽容的施展空间,纯净的文学情怀下追忆文学发展之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