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藏象学》、《实用中医消化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跟你聊聊食道反流吧,也就是所谓的反流性食管炎。这是常见病,几天前刚刚有人在后台问及此事。

对此,我有一张配伍。

我写出来,你看一下——

旋覆花12克(包),代赭石15克,半夏12克,陈皮9克,黄连6克,吴茱萸9克,赤芍12克,元胡9克,沉香6克,甘草6克,水煎服。

其中的元胡,其实就是延胡索。

这个配伍啊,还是我老师告诉我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老师闲聊。说起今人学习中医的困难时,我老师语重心长地讲了一句话:学中医,最怕就是熊瞎子劈苞米,走一道,扔一道啊。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医永远都是经验医学。要想成为大医,除了要吃透书本,更要善于继承。有些病,你眼下觉得挺棘手,其实前辈们早有好的方法了。你不过是不知道而已。

比如说上头这个配伍,就有点来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一部中医消化病学专著,叫做《实用中医消化病学》。我老师别的不看,他就觉得这部专著里头的东西好。上头的配伍,就出自其中。可惜的是,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回,我老师接待一个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发病多年,屡经治疗无效。当时我老师一看,患者脉象弦,苔薄黄,舌质发红,患者伴随反酸、胸痛、胃中嘈杂等症,于是就用了上头的配伍。

结果你猜怎么样?两剂药下去,不适感几乎完全消失。

患者高兴坏了,说这病闹了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效果。

我老师却苦笑说,对啊,你这病好多年了,这配伍也是好多年了,只不过日子长了,大家给扔了啊。

其实,这个配伍的要义,就在疏肝和胃、理气降逆。

说起这个胃食管返流啊,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痰湿或湿热中阻于脾胃,令胃气不降反升,导致发病。另一个就是肝气失和。肝主疏泄和条达。肝气不调,一身脏腑的气机就会逆乱。胃气也跟着乱,于是胃气上逆,导致反流。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就得疏肝和胃,把气儿给顺下来。

前面提到的配伍,就是这个意图。为了您看着方便,我复述一下:旋覆花12克(包),代赭石15克,半夏12克,陈皮9克,黄连6克,吴茱萸9克,赤芍12克,元胡9克,沉香6克,甘草6克,水煎服。

这里头啊,疏肝下气的事儿,主要就交给吴茱萸、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这几味药。其中,吴茱萸疏肝,性降泄,其他几味药的药性,也都是往下降的,主要应于降气降逆。你不是肝气不顺吗?你不是有气儿往上返吗?这几味药给你往下降。

然后,用陈皮、延胡索、沉香来理气和胃,用赤芍来适当地活血化瘀,用黄连来清热。这就可以有效改善你的脾胃,由于肝气失调所致的异常,让胃里头的气血通畅起来,湿热少一点。

适合用这个配伍的人,往往是脉象弦,舌苔薄黄,舌质发红。这是肝郁气滞,中焦有热的表现。这类人除了食道反流、吞酸嗳气之外,还容易胃疼,胃中嘈杂,胸痛,咽喉吞咽不利。尤其是其中的胃内嘈杂之感,可以说是肝胃不和、胃中有热、中焦气乱的典型表现。

其实,就我观察,这个配伍治疗肝气失和,肝胃不调的食道反流,可以讲方便快捷。但正如我老师所述的那样,有些人研习中医啊,就是熊瞎子劈苞米了,拼命琢磨这事儿有办法没有,却忽略了从前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很可惜的。须知,中医是经验医学。你从前人的经验里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的时候会让咱们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啊。

我把这个,就写在这里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抄录下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我觉得,它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当然,此法针对的,只是肝气犯胃之人。痰湿或痰热中阻的人,用这办法就不对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