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有“中华第一奇书”之称,据说诞生于大禹时代。出自如此久远年代的一本书,想彻底读懂谈何容易。司马迁撰《史记》时便曾读到此书,但已然不得要领,不敢妄加引用。传到今天,不仅内容存在一定缺失,原书配图更是早已不知所踪。
近期,一张最早出现于朝鲜古墓的地图再次引发热议。经专家考证,这张名为《四海总图》(亦有称《普天之下地图》)的古图,很可能是唐代版本《山海经》的重要缺页。尽管创作时间及作者不详,但此类风格地图系最早现于16世纪。该图宛若现今的世界地图——一个球形的世界。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知道地球是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海总图》

地图中展示的球形世界,最中央是中国所在的地方,从中原向四周扩散开来,标注了很多山川、大海,并将中国的相邻国都很清晰地标注出来,比如说扶桑就是古代日本。甚至非洲等大陆也有清晰标注,就连隔着汪洋大海的墨西哥,同样被标注在地图上。虽然地理位置上存在差异,但是大概方位都没有错误
《山海经》这部最古老的奇书,被称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居然这么神奇。它到底还能有多神?
美国学者墨兹博士专门研究《山海经》,她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用双脚去丈量勘测《山海经》中的那些山脉。最终,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她发出由衷的赞叹:“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选自《山海经校诠(西洋彩绘版)》

重新来感知一下这本上古奇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自《山海经校诠(西洋彩绘版)》

《山海经》的内容缘起于唐虞之际大禹治水之后的一次大规模国土资源考察活动。《山海经》主体的传承无法完全依赖文字载体,除了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之外,《山海经》很可能存在图像的呈现方式。这也就是上古时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山海经图》。

文本《山海经》以东、南、西、北、中五方作为分章标准和囊括地图投影、方位标等基本地图要素的上古原绘《山海经图》均表明:在《山海经》成书时,华夏民族已经具备了先进的方向观,并且开展了长期的历史实践将这一观念加以利用。

具体来说,《山海经》缘起的唐虞之际的大规模国土资源考察活动,禹或禹的部下自今山西南部至河洛地区一带出发,其足迹远远超越了黄河流域这一华夏民族文化核心区的范围。这种大规模、远距离的考察活动,有赖于发达的方向识别能力。能通过对日月星辰和山峦水流的辨识,认清方位,确保考察方向不因地形的变化而偏移,这是成功考察的基础

夸父逐日,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其次,考察结束后,禹或禹和伯益要将考察的结果以语言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是文本《山海经·山经》的源头,它需要更多的思维层面的对方向和相关参照物的整理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山海经图》的绘制,要把三维空间内的地理信息分布在平面上表现出来,这不仅需要三维空间中的方向观,更需要地图投影和方位标。显然,这说明《山海经》成书前后,华夏民族已经具备了先进的方向观和相当发达的空间思维能力。

方向的观念,属于空间概念。美国哲学家乔治·莱柯夫和马克·约翰逊通过对“隐喻”的研究提出了“空间方位”(spatial orientation)的理论,他们认为:世界的系统化是由概念完成的,而人类的第一个概念就产生于“空间方位”,这一意识则直接来源于人自身的躯体。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二十篇所载:“宓犠氏(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又据《绎史》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也就是说,在上古传说中,神农氏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这才使华夏民族进入了农耕文明。而综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在神农氏或黄帝之前,华夏民族或称之为华夏大地的远古先民们一定存有一个类似于《尸子》中所载如伏羲氏时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存方式以获取食物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中,远古先民若要采集野果,则首先需要总结果树生长和分布的方位经验,而若要捕猎野兽或者打鱼,也同样要了解野兽出没的区域以及鱼类生活的湖泊、河流的方位。由此,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原始先民对食物来源的空间方位开始了思维层面上的标记,显然这一思维空间标记有别于野兽通过气味而实现的为获取食物和交配权的领地标记。《山经》在记述每一座山时,首先确定山的方位,然后标注该山范围内的矿物矿藏、动植物资源,记述山中存在的超出时人认知水平的“超自然”现象或事物,然后注明该山所属水系或河流流经及发源情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海经校诠·西洋彩绘版》

对植物的认知直接来自于采集生产,而非农耕生产的经验积累。朝什么方向走,可以找到什么植物。找到某一条河流,就能在河里捕获某个品种的鱼。显然,方向观念和空间思维的成熟有利于人更精准地定位事物在自然空间当中的位置,而作用到采集生产,更发达的方位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又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所有的空间观念中,最先出现的观念是“上”和“下”。空间的观念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因为任何空间观念都有赖于某一个参照物、坐标或坐标体系。而上和下这对空间观念的坐标具有典型的偶然性,用它们来定位的事物往往互为坐标,成对出现。

《山海经校诠·寰宇全图版》

继“上”和“下”之后出现的方向观念是“阳”和“阴”。郭璞注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作为方向观念的“阳”和“阴”最早只界定以山为中心的地理方位,后来才增加了水流的因素,演化为“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复合式的山水生态观念。与相互依托、互为参考“上”和“下”不同,“阳”和“阴”虽然也具备方向上的对立性,但这两个方向观念所依托的却是普遍性的、共同的坐标或参照物,即太阳的直射方向。作用到“阳”和“阴”,主要界定的是山的具体方位:“阳”指的是山体受光面的方向,“阴”是山体背光面的方向。由于华夏民族的聚集区和上古时的主要视野范围均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这一区域内阳光的直射方向终年均为自南向北,加之亚欧大陆山脉的主体走向均为东西走向,因此在“南”和“北”的方向形成之后,山体受光面通常被称作南坡,背光面则被称为北坡。这才有了郭璞所说的“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在以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洪荒时代,人们充分总结了光照对植物的开花、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而采集生产的经验积累先是演化、总结出了植物分布的“阳”和“阴”,然后又延展到了植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方位上的“阳”和“阴”,最终演化成了“阴阳”的生态系统论。

(限于篇幅,本文有所删减)

本文选自《山海经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