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来看,中国将是我们业务上的重要部分,而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科技……特别是中国目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科技公司,我们有幸能参与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狄思博(Carmine DiSibio)

2020年10月18日,第32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顺利举行。今年会议主题是:“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上海”,各个会员企业家就国际形势变化对上海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结合重点区域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建言献策。

狄思博表示,中国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更早经历疫情的考验,也更早地走出疫情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增长率与预期增长率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

狄思博还高度评价了《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和上证所科创板,“提升外商投资信心、推进外资公平参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狄思博表示,科创板开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新突破,提振了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信心,“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正面临着非常多的机遇,我认为接下来上海将会继续成为全球投资力量的重要选择地。”

以下是狄思博与媒体对话实录(经编辑):

问:第三届进博会在即,安永的展示方案是怎样的?

答:今年进博会的情形与以往相比更为复杂,我们的主题将会是“创新驱动 重构未来”。我们将聚焦于如何帮助企业增强韧性、应对疫情,并提升疫情之后的竞争力。为此,我们的合伙人将在两个专题内带来13场研讨会,包括行业专题(汽车、智能城市等)和商业专题(未来税收、大数据等),以及对中国“十四五”规划的见解。

问:中国政府近期出台政策以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其中信息汇报和披露是改革的重点,安永在这次改革中有哪些机遇?

答:安永致力于协助中国企业上市并成长,特别是在上海。我们认为企业的透明度越高,披露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商投资。我们在助力企业上市和成长的过程中,政府的任何支持举措,对包括安永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问:在后疫情时代,跨国企业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加速全球经济的恢复?

答:首先,疫情确实给国际合作带来一定的阻碍。但我认为世界经济会逐渐恢复常态,这需要一段时间。中国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更早经历疫情的考验,也更早地走出疫情的影响。就安永而言,我们80-90%的员工已经回到办公室办公。目前,中国的增长率与预期增长率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我认为中国有望恢复投资,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但世界整体走出疫情、国际贸易恢复常态可能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问:安永在疫情之后的经营状况如何?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答:从安永来看,我们在中国维持了良好的运营状况。尽管疫情对业务有所影响,但我们近期的发展状况与中国经济总体形势保持一致。作为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公司,我们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基于长期价值体系建立的,我们更关注长远的发展。从长期来看,中国将是我们业务上的重要部分,而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科技。正如大多数公司,我们的业务也在进行科技转型,从过去的人力为主向科技与人力融合的方向转变,这在我们业务线都有所体现。

安永深耕中国市场50年,目前在中国有约22,000名员工及29个业务分布地点。安永持续加大对中国上海的投资,包括积极参与前两届进博会并筹备即将开幕的第三届进博会,安永也长期作为IBLAC的一员为上海建言献策,我们在上海的业务不断壮大。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安永在中国各地有2.2万名员工,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的业务依然保持增长并维持原有的招聘计划,我相信我们的增长仍将持续。我们为中国的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特别是中国目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科技公司,我们有幸能参与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进博会是安永参与的一个成功例子,其实还有很多例子,如我们与上海政府以及上海的企业开展国内国外的合作。

问:疫情背景下,在上海的城市管理方面有哪些建议?

答:上海自贸区在过去的七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在吸引投资、促进交易方面的举措应当继续推进。同时,我们看到上海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出于疫情安全的考虑,我认为许多防控措施也应当继续推行。上海在今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外商投资的条例,在提升外商投资信心、推进外资公平参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交所科创板开板一周年,140家企业挂牌上市,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新突破,提振了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信心。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正面临着非常多的机遇,我认为接下来上海将会继续成为全球投资力量的重要选择地。

问:在疫情之下,跨国公司应如何应对供应链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企业对供应链部署早在疫情之前就已开始,他们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架构一条更具灵活性的供应链,以避免单一供应链可能产生的风险。我认为后疫情时代,企业应大力提升科技在供应链中的大范围应用。科技贯穿整个供应链的运营过程,那些已将科技、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自身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都成功转型升级,其在疫情期间的经营表现也好于其他未做未转型的企业。数字化应用是大势所趋,这次全球疫情则是一剂催化剂,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所有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公司都必须变得更加数字化。我认为,全球要重塑安全的国际互动的信心,使人们得以恢复到正常的国际出行非常重要,但这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