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政变,是朝鲜继壬午兵变后的第二次政变。这次政变本身是日本人煽动出来的,而清朝一方由于袁世凯的当机立断,处理得相当不错,不仅打击了日本势力,而且更牢固地控制了朝鲜。事后,日本方面再次强迫朝鲜签订了《汉城条约》。这《汉城条约》内容大致是就政变中日本人被杀、使馆被烧(其实是他们自己烧的)事件道歉、赔款13万,惩办杀死日本人的凶手之类。

但是李鸿章却走出一步臭棋。他为了善后,和伊藤博文签订了《天津条约》,这个条约的问题相当大。《天津条约》重要的内容有三项:

(1)双方从朝鲜撤兵;

(2)双方都不派人在朝鲜当教官;

(3)以后朝鲜有重大事情需要出兵,双方要相互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一折腾,就等于大清国放弃已经取得的有利态势,而承认日本在朝鲜和中国有平等权力了。当然,条约的签订也有客观原因。当时,中法战争打到尾声正在和谈,李鸿章稍微松懈了点。无论如何,弄出这么个结果来,对后续事件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甲申政变的枪声震惊了整个世界,西方列强纷纷掉头来看:开始抢了啊,那自己也不能落后哦。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自然是北方的沙皇俄国。而高宗李熙和闵妃,对俄国的威猛雄壮也颇为羡慕。朝鲜甚至背着清朝与俄国签了通商条约,规定双方的军舰有权到对方的任意港口——当然,这话傻瓜也明白是啥意思。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李鸿章“以夷制夷”的思路又出来了。他竟然想把软禁在中国的大院君放回去,制约李熙和闵妃集团。这一步实在是错上加错。如果清朝有足够的实力,自然足以保持对朝鲜的控制;如果清朝自己实力不够,即使有了大院君也没用。大院君回国,除了引起闵妃集团的不满之外,没有太大价值,后来更是被日本当做傀儡。

袁世凯因为在甲申政变中的出色表现,深受李鸿章赏识,被任命为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等同三品道员,成为朝鲜实际上的“太上皇”。闵妃对袁世凯的救命之恩也非常感激,将表妹金氏嫁给了袁世凯。甚至还有野史说,闵妃自己也和袁世凯发生了地下恋情。此事当然找不到实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不管袁世凯本人在高宗和闵妃那里如何被感恩戴德、关系密切,但就整个朝鲜局势而言,无论是袁世凯本人,还是大清王朝,以及朝鲜王国的处境都是在逐步恶化。以俄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日本则更是赤裸裸地进行掠夺。

在经济上,日本强行收购朝鲜的粮食运往本国,造成朝鲜本土缺粮;在政治和军事上,日本不但在朝鲜朝廷扶持自己的代理人,甚至在民间社团都安插了间谍。面对内忧外患,朝鲜王室自己还是内斗得不亦乐乎。放回国的大院君与闵妃,虽然有袁世凯的调解,照样不共戴天。同时,朝鲜朝野上下,“独立自主”的倾向也在高涨。

闵妃一方面暗中勾结俄国,一方面聘请德国人穆林德为私人顾问游说欧洲,讨好列强。她还解除了数十年来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禁令,准许美国人开办医院和学校。闵妃的这些活动,对朝鲜的主要威胁没啥缓解作用,日本照样骑在头上耀武扬威。由于日本收购朝鲜粮食带来危机,闵妃曾一度下令,禁止卖米给日本商人。结果日本大怒,用武力威胁,闵妃马上吓得乖乖就范,取消了禁令,还赔了十几万元。

面对这种局面,袁世凯忧心忡忡,日夜思考该怎么办才好。他甚至提出了比较极端的方法:吞并朝鲜,将其变成中国的一个省,从而为东北地区抵抗日俄渗透建立一个战略缓冲区。但真的执行这行动需要很大的魄力,李鸿章的外交以太极拳的招式为主要武器,他显然是拿不出来这魄力的,所以最后这事儿只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