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10月13日下午,秋高气爽,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来自文物、出版、视听网站等单位的代表与文化研究学者相聚一堂,研讨切磋数字如何赋能文化新业态。这是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主办的“启航·数智新经济”系列论坛的第四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物、图书在数字平台熠熠发光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考察,提出“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敦煌研究院就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始了数字敦煌品牌的营造,已经完成了包括莫高窟在内的大部分石窟的数字化,2016年将30个洞窟的高清图象上线,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跟一些娱乐工具结合起来,达到老少皆宜。

吴健谈到,一方面对文物本体要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主动性的预防,同时对所有文物信息要进行数字化的保护。敦煌文物是不可移动的,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走向全国、跨出国门,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展示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刘华利介绍,中图数字化平台面向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提供各种艺术、文化、科研方面的数字化产品,通过5G VR/AR等新技术,把传统读书方式转换成沉浸式的体验。同时还能增加一些互动卖点,“比如我看到这幅画很美,旁边会有情况介绍,一个按纽按下去跳转到文创产品页面,就可以在线下单了。”

为年轻人打造美好生活的网络社区

哔哩哔哩公共事业部总监姚晓晨说,B站致力于打造一个社区,为视听内容的创作者搭建最好的舞台。从早期热爱二次元的垂直圈发展至今,站内已经有800万个文化类的标签,7000个核心文化圈层,在国创动画片、线下活动等诸多领域引领了年轻一代人文化生活发展变化的趋势。

B站内容创作者叫UP主,据2020年第一季度统计,平均每个月活跃的UP主有180万人,每天会创造出几十万个视频上传到B站。这些视频涵盖几千个大类,不仅有娱乐内容,也有美食、科普类等,如今,科技类、知识类、财经、职场等内容也逐渐兴起。央视新闻、各地方广电卫视也纷纷入驻。今年两会期间,由B 站和人民网合作的“两会夜话”栏目,访问量一度在站内排行前三。姚晓晨建议,既要拥抱商业平台的优势,更要发挥PGC专业机构在内容、题材、资源方面的权威性。

警惕数字化造假,文化产业灵魂是内容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魏鹏举呼吁,出版发行、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领域要警惕数字造假,虚假数据会使作品失去公允的评判标准,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从市场意义上会紊乱资源配置机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对政府决策产生误导,不利于国家对文化传媒发展做出更合理制度安排。

他强调:守正创新才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既要增加科技的分量,更要增加文化的内涵。文化要不断扩展新业态,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走得太快会导致缺血、缺钙,文化产业的灵魂还是内容,我们总说,走得慢一点,等等我们的灵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文创中心主任王岸柳认为,文化产业业态是“内容 技术”的二元结构。将同一个文化内核翻译适用于不同技术形态,这方面的社会需求特别旺盛但是供给不足,导致数字文化产业在技术的一面非常丰满,但内容的一面相对薄弱。

直播不仅仅是线上娱乐平台

虎牙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研究中心总监、首席研究员张春喜分析,直播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线上娱乐的平台,还应衍生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正向价值新业态。疫情让很多户外活动受阻,致使网民对直播的参与度、关注度增加了,也催生出直播行业新的商业模式,电商直播带货正是对直播的业态拓展和模式创新,为经济发展和拉动文化新需求创造了社会价值,为直播在娱乐功能之外赋予了新的内涵。

映客公共事务部副总监范牧群表示:映客在疫情期间跟教育机构、体育健身机构、医院专家合作推出线上课程,还面向不同群体开发了其他新产品。如面对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开设“老柚直播”;收购一款主要服务95后、00后的社交产品“积目”,大家基于兴趣展开互动,代表一种潮流文化,市场消费潜力大。

文化数据资源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吴健所长介绍,敦煌研究院让高大上的敦煌文化面向社会、面向大众,走入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从敦煌出去的文化产品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不是限制,而是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合理化的应用,免得粗制滥造的东西充斥市场。

刘华利提到,现在有很多技术手段保护图书版权,如植入区块链技术,确保图书数字版本在传播过程中可追踪,APP阅读使用终端上也会有相应的版权保护措施,比如下载特定时间后数据会自动删除,或者在线阅读一定的页数之后必须产生购买行为等。

文化数字资源的金融化

魏鹏举提醒,数字化是有成本的,不仅有直接成本,还有大量的间接成本。比如花很多精力搞数字化的时候,有可能会把内容建设怠慢。很多传统的业态做数字化的结果,反而有可能把自己熟悉的主业耽误了。

魏鹏举建议,版权保护要靠技术手段,但可持续、更长久、更有生命力的保护方式是好的商业模式。当版权值钱时保护力度就会加大,如果版权不值钱永远谈不上保护。可以考虑把一些数字资源集中在一起,用合理的拍卖机制,来实现使用权的量化交易,实现资源真正的资产化和大数据化,一旦实现大数据化就可以金融化。

亟需“驾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王岸柳谈到,具有高附加值和自我引爆性的娱乐性文化产业不用担心人才问题,企业生存能力很强,人才很容易聚集;而教化性文化产业的消费是有限的,如何把敦煌宝藏翻译成消费者喜闻乐见,同时又不低俗、具有很强教化功能的产业形态,其实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的。在这个层面上,需要综合性的人才来“驾驭它”,教化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一道努力。

搭建投资兴业文化平台

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总经理郑光魁总结说:随着数字化浪潮的迭起,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集成、传播全流程打开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此次疫情期间线上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受大众欢迎。人民数据愿意积极做数字文化的引导工作,不仅孵化文化企业,更要通过人民系平台,为大家搭建一个投资兴业的文化平台。可以联合地方政府、产业公司,包括在座的学者专家,做一些文化融合发展的事情。

人民数据研究院院长周中华具体介绍了人民数据做区域城市“文化数贸港”的设想;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副总经理、总编辑刘畅参加论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祝华新客座主持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