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大家感觉到没,近年来的北京越变越美,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一条又一条整饬修新的街道巷陌,让京城愈发宜居。

小北拍摄

说到宜居,曾有一条胡同,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并成为中国唯一获得联合国宜居奖的住宅小区,这便是位于东城南锣鼓巷的菊儿胡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北拍摄

菊儿胡同

20年前南锣C位担当

菊儿胡同位于南锣中段路东,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全长 438米,在南锣地区上下东西十六条胡同中,菊儿胡同不是名气最大的,不是名人故居最多的,可却是最特殊的一条。

小北拍摄

现在的南锣人气鼎盛,已成京城最热门的景点,可放在20年前,菊儿胡同才是这一片儿的C位担当,只因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曾以旧城改造为试点 ,造就了新四合院——菊儿小区。

小北拍摄

菊儿小区在菊儿胡同北侧,17号至49号几处院落。从外面看去,二至三层的小楼,青瓦白墙,看上去有些徽派建筑风格,颇有江南风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北拍摄

而这一胡同居住杰作的缔造者,便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

吴良镛老先生

据说当年的吴老委派自己的研究生弟子来菊儿胡同调研,依据这里属于典型的“危、积、漏”地区,居住质量亟待改进的现状,做出了可试行低层高密度的“新四合院”住宅方案。

小北拍摄

吴老推崇的理念叫“有机更新”,其精髓是城市的自然生长和延续,而不是大拆大建地“改天换地”。就菊儿胡同来说,是保留下来的建筑和改建出的菊儿小区,共同诠释了有机更新的理念。

小北拍摄

从菊儿小区一期入住,到1994年二期完工,颁给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的各种表彰、奖项就纷至沓来。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金奖、世界城市建设荣誉工程、联合国人居奖……时至今日,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工程也是我国获得国内外大奖最多的建筑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北拍摄

不过因为投入开发的成本与收入回报不成正比,尽管菊儿小区屡获大奖和赞誉,其模式却没有被广泛推广,终成“孤本”。

小北拍摄

而南锣鼓巷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逐渐成长为京城的文旅地标,或许游客们在南锣逛网红店,吃网红小吃,自拍发朋友圈时,都顾不上对菊儿胡同瞥上一眼。

小北拍摄

可其实这样也好,就让菊儿胡同在闹市的巷尾保持这一份静谧与美好吧。

小北拍摄

如今的菊儿小区,许多个性小馆选择于此落地生根,比如这家古韵坊,将快捷酒店做出了精品民宿范儿。

小北拍摄

比如这家舒世学堂,定期邀请名师举办文化、艺术沙龙、讲座;

小北拍摄

居室内装点的雅致非常,南锣逛累后,可来此坐坐歇歇脚。

小北拍摄

除了这些,菊儿胡同也有名人故居,且来头不小,那便是晚清时期的直隶总督——荣禄,他的豪宅便就坐落在这菊儿胡同中。

小北拍摄

如今菊儿胡同的3号、5号、7号,分别建成了荣禄家的祠堂、住宅和私人花园。

小北拍摄

而荣禄祠堂的后门,则开到了另一条寿比胡同的6号;

小北拍摄

而斜对面的寿比胡同7号还有一座宅子,曾为“肃宁伯府”,宅主人叫魏良卿,他的亲叔叔就是“九千岁” 魏忠贤,乃明代的一代权宦。

小北拍摄

而这所宅子在前些年大热的电影《老炮儿》里,也是频繁出镜,六爷提笼架鸟站在的那个院门口,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

小北拍摄

说起名人故居,这可谓是南锣鼓巷及其周遭十六条胡同的“土特产”,今天咱们来一起梳理一下,南锣的名人堂。

小北拍摄

南锣鼓巷

名人堂大合集

帽儿胡同35、37号

婉容故居

婉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妻子。1906年,郭布罗·婉容出生于帽儿胡同荣源府,属正白旗,其父为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

小北拍摄

因自身才华横溢,品貌端庄,再加上家世煊赫,婉容被内定成了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

婉容和溥仪

可这段皇室姻缘却没有美满的结局,婉容与溥仪后来成为了日本伪满洲国的傀儡,在寒冷的东北,婉容染上了“大烟瘾”,和溥仪的夫妻关系也渐渐嫌隙丛生,貌合神离。

小北拍摄

1946年,在延吉寒冷的监狱里,婉容走完了她戏剧化的一生,死后尸骨无存。

帽儿胡同7号、9号

11号、13号、15号

文煜宅邸

这里曾是光绪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文煜的宅院,其中7号、9号是可园,格局仿照苏州拙政园、狮子林,山池亭榭来个全活儿。

小北拍摄

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做过朝鲜驻华使馆。其中的一部分,成为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仲曦东的住宅。

小北拍摄

帽儿胡同2号

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电台隐蔽地。

小北拍摄

1949年1月,国民党北平守军在东单广场修建了临时飞机场,帽儿胡同的地下电台将具体位置发送给平津前线指挥部,炮兵据此修正弹道,终于封锁飞机场,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帽儿胡同45号

明代时这里为北镇抚司,俗称北衙门;清乾隆时期成为九门提督;民国年间成为了保安队队部。

小北拍摄

解放后,这里成为话剧院的宿舍,又曾经被叫实验话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国话剧院、国家话剧院......孟京辉、田沁鑫、郭涛、袁泉等都与这里有过交集。

东棉花胡同39号

中戏老校址

前文提到的那些艺术家们,多半都和东棉花胡同39号关系密切,中央戏剧学院就坐落在这里。

小北拍摄

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刘烨……从这里走出的影视明星从没断过片儿,直到中戏的主校区前些年搬走了。

小北拍摄

胡同中的这家叫做景秀餐厅的小馆子,据说是这些大明星们的“小饭桌”,而且价格还不高。

小北拍摄

后圆恩寺胡同13号

茅盾故居

与那些著名的深宅大院相比,这里很不起眼,仅是一座两进四合院。

小北拍摄

茅盾先生1974年搬到这里,直到1981年病逝,如今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依然是先生生前的样子。

后圆恩寺胡同7号

蒋介石行辕

这里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载旉(fū)的府邸,民国时,这里曾被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蒋介石的行辕。

小北拍摄

炒豆胡同77号

僧王府

炒豆胡同是南锣鼓巷东南口的第一条胡同,77号是清代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的府邸。

小北拍摄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旗人,能征善战,太平天国的林凤祥、李开芳等都是他的手下败将。1859年,大沽海战中他督军奋战,大败英法联军。

小北拍摄

不过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败,听任联军火烧圆明园。1863年赴山东、河南、安徽镇压捻军,兵败被杀。

小北拍摄

南锣鼓巷59号

洪承畴宅邸

南锣鼓巷正街上的59号,是一座不显眼的小门楼,是明末降清大臣洪承畴府邸的一部分。

小北拍摄

它西起南下洼子胡同,东至南锣鼓巷,但是现在仅存祠堂的三间房屋,其他部分已经化为民居,昔日洪府门前的铁狮子和铁狮子胡同的名称,也都早已消失了。

小北拍摄

透过南锣一家挨着一家的网红小店;

小北拍摄

穿过南锣熙熙攘攘的游客人群;

小北拍摄

这里的历史,原来如此厚重;这里的故事,竟是这般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