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回顾:努力把阿富汗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查希尔同志在意大利,意外地收到了来自亲戚达乌德的信。自此,他开始了长达若干年的被迫休假,与此同时阿富汗国内的动荡才刚刚开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戚也不完全可信,尤其是涉及庞大的利益时。

(ps:这是阿富汗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可在个人主页寻找阅读,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支持!催更的朋友们请不要着急,我会努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兄弟齐心

收到信的查希尔心情颇为复杂,恍惚间,岁月又回到自己做傀儡国王的时候。老国王突然驾崩,国王的权力还来不及完整交割。因此,在查希尔统而不治的二十年间,这位国王只是名义上掌握着最高统治权。在更多的时候,查希尔只是充当了吉祥物的角色,国家的行政大权更多掌控在两位叔父手中。

两位老前辈政治斗争经验之丰富,脸皮之抗揍,完全不是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可以对抗的。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阿富汗或许永远改变不了漫天的黄沙。就在查希尔寸步难行,只能潜心于教育事业时,达乌德同志闪亮登场。若干年后,政局中的老一派被整的东倒西歪,查希尔见状慢慢的将改革重心由教育转至全国的方方面面,国运开始转变。

达乌德激进的思想向来受到左翼人士的支持,阿富汗左翼势力的组成部分大致为年轻知识分子和武装部队年轻军官。达乌德的支持者有着普遍的共性——年轻,这群年轻人从国王的新式学堂中脱颖而出,迅速进入了国家机构的每一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苏联当局对达乌德的政治主张给予较高的评价。好,说到这里就差不多可以明白了,老大哥说好,那就一定错不了。于是,阿富汗政坛另一颗主张改革的新星冉冉升起。

1953年9月7日,查希尔任命达乌德为阿富汗王国政府首相。同时期,阿富汗银行开始运作。老人家们对这对兄弟的西化国家表示严重的不满,老人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这段时期出入皇家厕所就得小心,指不定在那边卖力疏通管道的就是前首相大人。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只是有一点,下次能不能不要在我上厕所的时候和我谈国家大事。 —— 查希尔

兄弟反目

二十世纪后半段,偌大的蓝星上只能看见两种颜色。两个代表“正义”大家伙互相仇视,谁也不理谁,追随巨人的国家纷纷秉承巨人的意志暗中较劲。当然也有保持中立的国家,就比如还没有“帝国坟场”凶名的阿富汗。

后来,查希尔被尊称为阿富汗国父,对此达乌德表示不服。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富汗政治、社会和经济上的大部分改革都是在达乌德上位后开始的。

土地改革、提高妇女地位、实行税收改革......社会进步的同时,新旧势力的矛盾越来越大。达乌德的改革深深地触犯了王室、部落、宗教等传统势力的利益。在这些势力的交叉施压下,国王选择了退却,而达乌德为首的政府机关却仍然坚持推行维新改革。

达乌德看着面前这个熟悉的战友,他第一次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出现腐朽的气息。

与此同时,在苏联和美国双向渗透下,阿富汗内部亲苏派和亲美派之间大打出手,其热度完全不下于豆腐脑甜咸之争。倾向于美国的查希尔与亲苏的达乌德首相的不和,更加剧了阿富汗政局的动荡。两边吵的不亦乐乎的同时,大有过年的乐呵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心归开心,开心完还得绕回到选择美苏阵营这个大问题。毕竟两边boss的忍耐,都到达了极限。再不抓紧时间站队,指不定两边的关爱就会陆续接踵而至。当然对于喜欢莫斯科红肠的达乌德来说,做出选择就很简单了。对于这点,老布什表示深有同感。

阿富汗政坛的微微震荡,对于阿富汗的国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水温的一点点增加,对锅里的青蛙而言,很难有所察觉。直到锅中的水彻底沸腾,青蛙们才可以看到天使们的微笑。哦,对不起,应该是恶魔。

动荡初始

1963年,短短一年间,阿富汗的政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查希尔和达乌德的权力之争被摆上了明面。达乌德专制而不容置疑,大多数时候查希尔都感觉非常迷茫,到底我和这货谁才是这个国家的国王。另一方面,达乌德拉队伍的速度让查希尔感受到了深深地恐惧。

于是乎,查希尔决定找个茬,让达乌德彻底从自己面前消失。同年,查希尔借阿富汗同巴基斯坦断交的借口,将达乌德赶下了台。与此同时,查希尔以“王室成员不得参政”为由修改宪法条款,迫使达乌德退出政坛。查希尔如果多读读孙子兵法,就应该会明白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大获全胜的查希尔自然看不到达乌德在暗中的小动作,主要是这个时候,他也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因为一个有钱人联盟的成立,彻彻底底地将黄金时期的阿富汗推向毁灭的边缘。

1960年9月OPEC成立,大家可能不认识这个组织。它的主要成员国为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同时期,石油危机爆发。买得起车,却买不起油的诡异局面开始出现,我们称之为“石油危机”。

照理说,对于阿富汗而言,石油危机能造成的影响应该是极其有限的。开不起汽车,国王大不了用马车,大臣大不了骑驴子。说真的阿富汗全境基本上都是山地,开车也着实不方便。问题就在于,想拉拢阿富汗的两位老大哥都没有钱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走,这个道理中国明白,巴基斯坦明白,阿富汗却还不懂。

20世纪70年代,阿富汗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查希尔政府首次受到质疑,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但是王国政府却迟迟无动于衷。于是,阿富汗人民愤怒了,抗议和游行示威频频发生,甚至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暴力行为。知识分子和年轻军官们开始相信,只有推翻封建君主制才能使阿富汗拥有更好的明天。

让人记住好,可能需要一直付出,而翻脸只需要两句言语挑拨。

值得一提的是,带领游行的大多是苦行僧和宗教信仰者。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苦行僧人不好好在寺庙待着,非要跑到大街上凑热闹。不过游行归游行,也没有翻起什么大浪,毕竟国王手上有家伙,也不好彻底对着干,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脑袋就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色亲王

1973年7月初,查希尔赴意大利疗养,王储艾哈迈德摄政。由于国王任人唯亲,以及达乌德同志的无私宣传。国王一系的话在军队中也不怎么好使,换言之这个所谓的王储根本没有调动部队的能力。

得知查希尔出国的消息后,达乌德心中大喜。“好家伙,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对付不了查希尔,对付对付你这个毛头小子还不容易。”改变阿富汗国运的第一场政变(一共三场)开始了,参与政变的还有穆斯塔加尼中将、海德尔中将和库马中将以及50名年轻军官。

仔细看看,叛军都是军方的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一看情况不对,也向达乌德表示愿意支持他的反国王行动,并一起参与了政变。

以前我没得选,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想做个好人。 —— 塔拉基

1973年7月16日晚,谢里夫丁·奥马拉尼将军指挥的首都装甲师和伞兵部队收到了秘密调动的指令,由于是傍晚时分,王国守备军大多已经休息。政变部队未遇到任何阻拦,径直进入首都。这场政变来得太过突然,查希尔没有料到,其他人自然也无法料到。

激烈的交火后,叛军控制了整个首都。由于达乌德曾表示应尽量减少流血,善意对待王族成员。因此,这次政变的伤亡人数不多。此次政变,一举推翻了查希尔,废除了君主制,成立阿富汗共和国。达乌德任国家主席兼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最高经济委员会主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达乌德主持朝政的若干年间,阿富汗外交路线的开始转变。阿富汗开始逐渐断绝与美国的联系。达乌德任首相期间曾四次访问莫斯科,并两次邀请赫鲁晓夫访问喀布尔。苏联给予阿富汗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军事教官和顾问源源进入阿富汗,阿富汗对苏联的依附关系日益明显。

当天平倾向于一边时

阿富汗国内,蹬掉查希尔光荣上岗的阿富汗共和国首相——达乌德表示十分欣慰。“终于不用再低着头接受那个懦弱腐朽家伙的命令了。”看着崭新的内阁,达乌德这么想着。

事实上,不论是国王查希尔,还是“红色亲王”达乌德,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改变这个国家真正的命运。不过这一点,阿富汗国民乃至其管理者本人都无法察觉的。

至少刚刚上位的达乌德心情是非常好的,此时此景,我相信也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达乌德的心情。那就是——爽!不过总的来说,这个时候被赶下台对查希尔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历史不会去谴责一个可怜的人,至少在阿富汗人民的心目中,查希尔还是那个带领他们发家致富的好领袖。在之后无数个让人绝望的晚上,查希尔这个名字无数次被阿富汗人民传颂,几乎成了信仰。

下台十来年,在国外度度假也能有如此名望,达乌德表示很难受,锅都是我背的,名声都给你赚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对于刚刚上位的达乌德而言,如何治理阿富汗这个大问题横在了他的面前。是接受施舍,继续做大国的附庸,还是改变国运,摆脱他人摆布......

不论达乌德的选择如何,至少在这个时候,阿富汗还是一个稳定的国家。究竟为什么,一个原本安静的国度变得炮火纷飞、四分五裂,欲知走向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