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可以说,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能够注意到,在鉴赏古代名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鉴赏家提到一个形容词“气韵生动”。

那么,“气韵”究竟是什么,为何在鉴赏过程中名家会强调“气韵生动”呢?

国画的历史博大精深,古代名家的艺术水平亦令今人叹为观止。从文献中我们能够看到,古代画家对于佳作提出的标准与现代画家不同,古人所讲究的是内涵,这是一种凌驾于技法之上且玄之又玄的东西。以“气”为例,我们就无法从专业角度给这个标准进行定义。

中国功夫享誉世界,其中,就有一门神奇的功法“气功”。可以说,各内家流派均对“气”有不同的理解,外行人又根本摸不清所谓“气”究竟是什么东西。中国历史名人数不胜数,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又讲求所谓“气节”,大丈夫要有豪气,文人要有文气。引申到艺术层面来看,这里的“气”所指的或许是一种超脱的意境。

南齐名家谢赫提出了一套国画鉴赏理论,他根据毕生所学总结出“六法论”,涵盖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六项标准。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所谓“气韵”就是东晋顾恺之所提出的“神”,也就是画作的精神气息。

想要达到“气韵生动”的标准,首先要确保画面形象、景物生动,起码要在形体和意境上贴近原物。显然,这与素描所提倡的“写实”又有不同,国画中的“气韵”不仅体现在画面的外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

一幅“气韵生动”的画,不但景色要精气神十足,花鸟也要具备神韵,人物亦要生动。所谓“跃然于纸上”说的就是画面能够如具象化一般呈现在宣纸上,就像将原物照搬到纸面上一样。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表述何为“气韵”,笔者认为最贴切的形容词就是“鲜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想要让画作变得逼真且生动,达到“气韵生动”的标准,需要将“六法论”融会贯通。所以,不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五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倘若不讲究构图、立意、色彩等,那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难称得上“气韵生动”。同样的,若脱离了“气韵生动”,仅使用其他技法所创造出的画作,亦会显得僵硬死板,缺乏灵魂。但是,说来说去,“气”的概念仍是玄之又玄,令人摸不着门路。

简单来说,在国画领域中的“气”其实就是留白。留白看似无关紧要,但却是一门提高画作质量的窍门。留白随着画作中的元素,形成某种只可意会的“动势”,就是所谓的“气局”。即便一幅画的纸张很小,但留下的气局一定要充足。

有些画作的尺寸十分宽广,但留白却比较散乱,这显然是有悖于“气局”的。国画在构局上的讲究比较多,如果详细论起恐怕还要再开一篇。总的来说,国画讲求的是舒卷开合,将画卷铺开可使气韵充斥六合,将画卷收起又可让庞大的气局藏在卷轴之中。

可以说,这种妙处,给予了中国画强大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幅成功的国画,画面上的“气口”一定是有讲究的。所谓“气口”,就是画卷上的四角。通常来说,至少有两个角不能留白,这样才能封锁住“气口”,让“气”不会随意地宣泄出去,破坏“气局”。在一个角或两个角上留白,既可让画卷中的“气韵”随着画卷的收放进行呼吸,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那么,画家往往会留哪些“气门”呢?

通常来说,国画画师会在右下角处留白,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从方位来看,右下属“亥”位。例如:李迪所绘的《风雨归牧图》,这幅画雨滴、山风的动势,均是由上而下,由左及右的,凛冽的风将牧童的斗笠吹落,刚好落在右下角也就是“亥”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巧妙的结构让全画的气韵汇集在右下角,让人看来仿佛整幅画都处于风雨的动势中,极具真实感。今时今日,有不少技法高超的现代画家,他们的技巧足以比肩古代的名家,可他们却无法创作出传世佳作,究其原因,就因为鲜有人能掌握“气韵生动”的窍门,此技法说来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是万分困难,堪称国画技巧中最具奥妙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国画创作技法》、《风雨归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