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上展开激战的同时,双方也都在想尽办法向对方的本土发动战略打击,最后美国人用B-29轰炸机首先实现了这一目标,而日本则沦落到不得不依靠“人肉炸弹”的地步。其实日本也一直在努力获得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武器,其中“深山”、“连山”两种远程战略轰炸机甚至几近研制成功,但因为战争潜力已尽,日本再也没有余力将其投入使用。 这两种轰炸机都是由日本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研制,都采用了四发、平直机翼的正常布局,前三点式起落架,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深山”采用了下单翼、双垂尾布局,而“连山”采用的是中单翼和单垂尾。

“深山”的研制时间稍早,1940年12月即已经首飞成功,机长31米、翼展42.2米,。“深山”的机组人员为7-10名。考虑到远程突袭任务的需要,“深山”非常注重自卫火力:其机身背部中央位置有一座炮塔,装备2门20毫米口径航炮;尾部、后机身两侧和下部的活动机枪架上各架设一挺7.7毫米口径机枪。但海军对“深山”的研制要求是最大载弹量4000千克、最大速度不小于500千米/小时,装载2000千克炸弹时航程需达到7000公里,然而“深山”试飞后发现,最大平飞速度只有408千米/小时,实用升限7450米,最大航程4650千米,远没有达到海军的要求,所以只产了6架,其中“一二型”4架后来经过改装,用于运输物资,实际是当运输机使用。

“深山”轰炸机

也正是因为“深山”没有达到使用要求,后来日本又发展了“连山”。“连山”机长22.94米,翼展32.54,机体尺寸比“深山”小得多,与B-17比较接近,但发动机功率又比B-17高得多,因此其最大速度达到了接近600千米/小时。但“连山”首飞时,已经是1944年10月,美国已经开始对日本本土发动了空袭,此时日本已经顾不上进一步发展重型轰炸机,而是把精力都放在应对空袭的战斗机上。因此“连山”也只生产了区区4架。

“连山”轰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日本一开始的目标,是发展一种能从本土起飞,不着陆空袭美国本土的轰炸机,这个要求即使放在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概是认识到技术上的不现实,“连山”在设计之初已经放弃了这种打算,只是作为普通的陆基轰炸机,计划用于对美国军舰的攻击。日本也曾把“连山”改装为自杀式飞机“樱花弹”的载机,但还没完成,日本已经投降了。

“连山”挂载“樱花弹”示意图

实际上中岛公司还有一种更疯狂的设想,要发展一种“环球轰炸机”,安装6台大马力发动机,载弹量将要达到20吨,总续航距离到达到19400公里,从日本直飞美国本土,完成轰炸任务之后飞到欧洲德国占领区降落加油和弹药补给,再折返继续对美国实施轰炸,或是向东飞行,对苏联实施战略轰炸,然后在日本本土降落。这就是“富岳”,也就是“富士山”的意思。在日本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最后于1944年8月终止,只留下一具研制中的发动机残骸。

“富岳”轰炸机想象图

值得一提还有生产这两种轰炸机的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创始人中岛知久平是日本一战期间退役的一位海军大尉。后来日本装备的“一式”战斗机、“百式”轰炸机等都是出自这家公司,为日本侵华作战出了不少气力,后来先是被日本收归国有,日本战败后,这家公司改名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继续活跃在很多行业中,很多产品今天也很熟悉。

最常见的应该是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