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清朝建立时,日本已经开始了社会的商业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最大的变化就是,1700年,东京已经成为人口百万的超大城市。

1

社会转型

德川幕府统一日本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基本社会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皇是傀儡,将军是最大的大名 (领主) ,通过恩威并施与地方大名结成牢固的利益绑定关系,将军直接统治自己的领地,对大名的领地统治不加干涉

大名对领地的统治,主要靠武士去执行。武士集团实际控制着日本的土地和人口。而且,武士不仅要精通武术,还要学习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书法文章。为此,大名还专门设立藩学,供武士教育使用。

一直到明治维新,文武双全的武士,都是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

17世纪初,德川家族建立幕府统治,全国的大名250人左右,而武士人数达40万,若算上家属,人数超过160万。当时日本的总人口1500万左右。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武士就通过商业发展引领了日本社会的变化。

2

武士经商

众所周知,日本有四大财阀,其中之一就是三井家族。三井家族就发迹于武士经商的17世纪。

三井家族是武士,1600年关原会战后,三井高俊认为日本将处于一个长期和平的状态,并断言武士只是一个虚名,当店主比当武士的前途更加辉煌。于是,他脱士入商,开了一家酒屋,取名“越后殿酒屋”。

1673年,三井高俊之子三井高利在东京开设服装店,取名“越后屋”,这就是三井百货公司的起源,但是店里挂出的牌子“只收现金,谢绝还价”至今保留在三井博物馆。

之后他在东京、京都和大阪开设分店,很快成了日本最大的商店。三井家族就此发迹。

三井家族是当时选择弃武从商的众多武士之一,只不过他的商绩最亮眼。

那么,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为什么不愿意在家里数钱,而想去从事有风险的商业呢?

比如,波旁王朝的法国贵族啥也不干,不愁吃穿,还极其鄙视经商,认为玷污了高贵的血统。英国贵族就与日本武士比较类似,虽然有地位,但依然愿意从事商业活动。

作为岛国的英国和日本,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原因:没有商业,确实日子不好过。

武士作为贵族阶级,脱离了经济生产领域,生活来源就是俸禄。日本比较特殊的是,俸禄不是货币,而是米。农民直接用米来交税,公务员工资也是直接发米。

这就产生两个大问题:

1、俸禄不够用。17世纪,日本人口1500万左右,耕地产量2600万石左右,人均不足2石。1石是120斤,大概是一个成年男子1年的口粮。

日本农民的粮食一半用来交税,就是1300万石。全国250位大名,加上幕府将军,至少吃掉300万石。剩下1000万石分给40万武士, 平均每位武士的俸禄只有25石

武士也分个上中下三个等级,自然有大批的中下武士,日子是比较拮据的。

2、米不能直接用来买东西。17世纪的日本,早就不是以物易物的时代了,都是用货币 (金银铜) 交换。

所以,无论是武士,还是大名,都需要把大米换成货币,才能去购置生活物品。

上述两个原因,决定了日本统治阶级,特别是人数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武士,非常需要商业活动。

即使他们自己不去经商,也需要商人给他们提供便利,商业自然就有了生存空间

实际上,到了德川幕府后期,也就是18-19世纪,仅依靠俸禄为生的武士变得极端贫穷,武士为生存往往向商人借贷,甚至出卖自己的特权,最典型的是就是变卖身份象征——佩刀。

对于日本的中央政府,也就是幕府将军而言,他是反对商业发展的。 武士负责保家卫国,享有政治权,恪守武士道精神,不得从事经济活动,依靠上级领主的俸禄而活,从而在精神和物质上被控制。 农民缴纳贡米,遵纪守法,世代生产粮食。 将军和大名是最上层的食利阶层,合作共赢,共享荣华,内讧没有赢家。

士农工商,职业世袭,每个等级都有各自遵守的道义,名著《菊与刀》一直强调日本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幕府将军还不断神话自己的地位,让人们心甘情愿被统治。

这一整套体制,农业生产是经济基础。

一旦商业发展过快,幕府将军苦心经营的这套体系,就会逐渐撑不住。

所以,德川幕府在1633年就颁布锁国令,限制海外贸易。对于国内商业活动,设置重重关卡,在领地与领地之间设置重税,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千方百计把商业活动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但是,幕府将军只能统治自己直接管辖的领地,占全国1/4,另外3/4由大名统治,近乎于自治公国。 这是日本商业转型的必要条件。

于是,围绕大名和武士的商业活动,点燃了日本的商业革命之火。

3

城堡商业

日本的商业发展,是以大名居住地为中心展开的。

德川幕府为了防止大名的武装叛乱,明确规定,不管领地面积多少,一个大名所建的城堡(宫殿兼军事设施)最多只能一个。现在,大阪的天守阁,就是曾经的大名城堡。

大名为自己营造城堡后,为巩固自己统治,要求武士都搬到自己周围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日本从大名到武士,还有家臣,全都聚集在一起。他们的总人口,经常占到领地全部人数的10%。

围绕大名和武士的日常所需,以武士实际主导的商业发展,便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收购武士的贡米,在民间卖掉;为他们提供服装、食品。以城堡为中心的街道、城市就这样蓬勃发展。

根据日本一份1685年的人口登记文件,当时的京都,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牙医、丝绸瓷器、茶道插花、折扇书纸,罗列在几百家商店,京都的人口超过30万,早就淹没了1000名武士。

到17世纪末,全国250个大名,建造了140个城堡小镇,小镇的人口至少5000。东京 (江户) 、京都、大阪,分别作为首都、天皇驻地和幕府直辖地,级别最高,武士最多,成为日本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合称为“三都”。

特别是东京,德川幕府为了控制大名,在1635年实行参勤交代制度:大名每年都要进京汇报政务,大名的妻子留在京城做人质。这就导致,全国的大名及其家庭成员,都集中在东京居住

本来幕府将军的武士数量就多,再加上集中了全国的大名家庭成员,全国的商人、货物川流不息地涌向江户,“全国资一城”,东京不可避免地朝超大城市发展。

到17世纪末,东京的人口已经超过100万,其中一半都是武士及其家属,包括将军的武士和大名的武士,另一半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德川幕府刚建立的17世纪初,日本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只有天皇驻地京都。经过一个世纪的和平发展,到17世纪末,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的人口都超过10万。日本有名的歌舞伎剧院也活跃于这几个城市。 一直到现在,上述4个城市都是日本最大的几个城市 。

17世纪末日本总人口2300万,居住在以城堡小镇为中心的城市的人口至少200万,城市化率8%,远远超过西欧4%的水平,只有安特卫普、伦敦等顶尖城市能与之媲美。

4

农村商业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要形成稳固的商业体系,农村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德国的农奴制改革、现代各个国家的土地改革。

在封建社会,汇聚形成商业经济并最终给瓦解农业经济的,并不是领主的商品经济,而是以剩余农产品交换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只不过,要启动这个过程,必须依靠领主的商品经济。

17世纪,城堡小镇经历了从军事堡垒到商业据点的蜕变,开始成为大名领地的城市中心。到18世纪,这场商业发展开始渗透到日本农村。

典型变化就是,日本农民不再单纯种植粮食,而是转向种植用于出售的经济作物

日本耕地的粮食产量,一半用来缴税后,农民的人均粮食不足1石,也就勉强1年的口粮。随着日本城市需求的不断扩大,日本农民在不影响种植水稻的情况下,利用空隙种植经济作物。

在不适合种植水稻的荒地种植经济作物,或者收割完水稻后种上第二茬作物。这些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茶叶、烟草和蔬果,一些偏远地区就种植土特产。

自身的生存需要,以及城市 (城堡小镇) 的需求,最关键的是,大名允许自己领地的经济作物的自由贩卖,这就使得农村商业化不可避免。

在这个过程中,德川幕府为了便于控制,始终对农村的自由商品经济十分戒备,剥夺农村商业的生存空间,扼杀产生剩余产品的萌芽。

但是,德川幕府的统治权力,难以渗透到大名领地的农民,而大名往往是鼓励商业发展的,以加强自身经济实力,日本农村商品经济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

到1843年,大阪的一个村子,277户农户中只有14%是完全的务农,46%在生产棉布。1845年,在尾张的一个262户村子,只有20%在完全务农,31%生产棉布,还有22%从事运输业。

可以说,农村-城堡小镇-三都 (东京、大阪、京都) 的三层次结构,形成了近代日本的商业网络。

到19世纪,日本形成了“118”社会结构:特权阶级10%、商人10%、农民80%,作为统治阶级主体的武士,与商业牢固地绑定,并带动了农村的商业化。

最终,商业化的武士、基层农民联合形成推倒幕府统治的力量,带来明治维新。

在看”的永远18岁~